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
【作者】 莫兴华
【机构】 都匀市第二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课堂氛围通常也被称为课堂心理气氛。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基本活动,也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交往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处于互动的状态,是一个由教与学双方活动构成的动态系统。教学过程也是师生双方认知情感的双向交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教与学双方感情交流通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其思维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心理气氛;情感;师生关系;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及其与之有关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必要性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情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足、愉快、羡慕、互谅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 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既能提高人的各种心理机能,也能降低各种心理机能,活动效率对心理状态的依赖程度的变动幅度高达±70%。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且容易受到“社会助长作用”的影响,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而消极压抑的课堂心理气氛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路狭窄,思维变得呆板拘谨。虽然被迫接受了一定的知识,但难以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中出现某种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它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三、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生活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情感交融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有主动性与低调性。
1、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
教师坚持“学生无错原则”,用微笑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信息,学生会受到更大的鼓励,从而更加相信老师,以最佳的主体精神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给予老师积极主动的地反馈。微笑还能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一同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里的微笑包括教师亲切的笑脸、优美的语言、宽容的眼神、和蔼的举止等等。对不服从教育的学生教师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研究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其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实施教育。
2、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
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智慧、有性格、有人格。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民主与竞争的机制,有利于帮助全班学生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通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来说,恰当地鼓励与表扬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鼓励和表扬的人如此,对同环境的其人也具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优化关系、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期达到教师的愿教、爱教、乐教、善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课堂心理气氛;情感;师生关系;主体地位
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心理气氛是师生在教学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或精神状态,及其与之有关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等,是学生课堂学习赖以发生的心理背景,它作为学习心理活动与学习的个性特征之间的中介因素,是通过影响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学习情感体验以及评价效应,进而制约学生课堂学习效益的。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学习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是有很大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区别,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对于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而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需要教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教师是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的必要性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指课堂教学的情景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关系和谐,学生产生了满足、愉快、羡慕、互谅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巴班斯基说:“教师是否善于在上课时创设良好的精神心理气氛,有着重大作用。有了这良好的气氛,学生的学习活动可以进行得特别富有成效,可以发挥他们学习可能性的高水平。” 有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状态既能提高人的各种心理机能,也能降低各种心理机能,活动效率对心理状态的依赖程度的变动幅度高达±70%。积极良好和谐愉快的课堂心理气氛能使学生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智力活动。在这种心理气氛下,学生思路开阔,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精力旺盛,积极主动。且容易受到“社会助长作用”的影响,能引起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分析、综合、联想、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而消极压抑的课堂心理气氛易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受到抑制,思路狭窄,思维变得呆板拘谨。虽然被迫接受了一定的知识,但难以独立思考、积极探索,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学习。
二、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
课堂教学中要使师生双方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使教师传授的知识、提供的信息能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的思维活动和强烈的内心体验,教师就必须增加情感投入,给知识、信息附加情感色彩,实施情感性教学,以教师自身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心理气氛。教师本身的情感状态,可以产生共鸣作用,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课堂中出现某种心理气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倾注积极的情感和真诚的爱心,用情感和爱心去感染和打动学生,让他们伴随着丰富而快乐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过程。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说明,教师的积极情感有助于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形成。它还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内心,体验学生的情感,把自己的情感倾注到学生身上,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缩短因教师的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间的心理距离,增强与学生在心理上的合作,以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师爱是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长久动力源泉。
三、用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既是师生生活信息传递、交流的双向过程也是情感交流的双向过程。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双方情感交融的前提,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具有主动性与低调性。
1、把微笑与耐心带进课堂
教师坚持“学生无错原则”,用微笑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信息,学生会受到更大的鼓励,从而更加相信老师,以最佳的主体精神投入最佳的学习状态,给予老师积极主动的地反馈。微笑还能帮助学生克服畏惧心理,一同轻松愉快地参与学习活动。这里的微笑包括教师亲切的笑脸、优美的语言、宽容的眼神、和蔼的举止等等。对不服从教育的学生教师需要拿出更多的耐心,付出更多大的努力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研究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其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实施教育。
2、把民主与竞争带进课堂
参与教学活动的师生双方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感情、有智慧、有性格、有人格。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引入民主与竞争的机制,有利于帮助全班学生形成强烈的参与意识和“比、学、赶、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把鼓励与表扬带进课堂
自我表现是人们普通具有的心理倾向,自我表现欲望的满足,有助于自我效能的增强。在课堂教学中,教育者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一般来说,恰当地鼓励与表扬能强化自我效能感,这不仅对鼓励和表扬的人如此,对同环境的其人也具有相同的作用。随着自我效能感的增强,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得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以良好的人格魅力,积极饱满的情绪、新颖有趣的方法、优化关系、公正平等的态度来创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以期达到教师的愿教、爱教、乐教、善教,学生愿学、爱学、乐学、会学、善学的理想境界,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心理素质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