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践行行知理论 让数学与生活相得益彰

【作者】 王雯燕

【机构】 新疆巴州蒙古族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在全面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借鉴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将数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是新的教育形式下一种有效可行的教学方式。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教学实际,从在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的兴趣入手,引用具体的教学实例说明如何将数学教学生活化。
  关键词:陶行知;数学;生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教学的最高境界。它精确地指明:生活是教育之源。但是长期的传统教学却只局限于书本内容、课堂教授,只为“教学”而“教学”,忽视了生活这个大课堂中所隐藏的优质资源及无限趣味。因此,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挖掘数学知识的科学内涵,让课堂与社会相互融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从生活中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
  (一)在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为了让学生很好地接受老师教授的知识,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然后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数学教学。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兴趣是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联系生活,社会和人的需求是产生兴趣的源泉,将生活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许多学生尤其是小学生来说,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而又与他们的实际经验、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便会发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并从中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 将数学教学生活化,增强理解数学的能力
  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最好方法,就是将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入生活中的抽象数学,让学生处于逼真的问题情景中,最后能够主动发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由此得到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乐趣。
  1.将教学情境生活化。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只有真正地贴近生活,数学教学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真正地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向自然,走向社会,丰富开拓自身的知识和才干,才能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2.将数学练习生活化。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用心以制力,就是一件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当前我国小学生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掌握了数学知识,却无法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导致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脱节,无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为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生活与数学知识的结合。如在教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可以通过将课堂内容及课堂练习引入实际生活中,以教室为素材及假设对象,想象如果教室要铺地板砖,该如何设计装修方案。由学生自己动脑发散思维寻找出合理的装修方案。诸如此类的练习,改变了单调枯燥的计算,新颖有趣、贴近生活的题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间的密切关系,因此更能主动地学习,并不断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总之,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和事物,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度。
  三、 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数学应用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数学教学经常会陷入只为“做题”而“做题”的误区,这直接导致了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当遇到生活中的具体数学问题就束手无策。所以,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上,要鼓励学生将数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陶行知先生早在30年代就指出: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可是怎样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实践是密切联系的,体会到数学的内在价值的呢?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数学能力与生活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训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真正认识到数学能力与现实问题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认识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后,可以设计以下问题:下面是一位同学的日记,请你用数学眼光去读,划出日记中你认为使用不当的计量单位并写出恰当的计量单位。早晨,我从3分米长的床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坐在10米高的凳子上喝了一杯300千克的牛奶,吃了一个50千克的鸡蛋,然后背起5吨重的书包去上学。通过这样贴近生活的实例,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想象熟悉的场景,根据已知的知识发现题中不恰当的计量单位表述的可笑性,从而引起学生强烈的表现欲及积极性,引发他们探求知识、巩固知识的欲望。
  《认识人民币》一课,则可以采用模拟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设计“5元钱能买哪些东西”的活动,让学生分组模拟拿5元钱到商店购物的情况。通过这样的模拟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人民币的价值和作用,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知识。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如果不能将其应用到生活中,数学学习也只是纸上谈兵。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水平,教师应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分析生活中的数学科学原理,提高学生在生活实践中的数学应用水平,激发他们的激情,从而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并培养出思维开阔的创新型人才。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先生曾经提到过:“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生活进入数学课堂,将生活与数学教育巧妙结合,使数学具体生动起来,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高效自主地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数学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吴曙红.浅谈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J].数学教与学,2004年第6期.
  [3]王家燕,王前,刘玉忠,刘莉.小学数学思维训练[M].杭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3卷[M],湖南出版社,198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