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浅析

【作者】 林良红

【机构】 高新区东泊子学区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逐步被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所取代。几年来,我一直致力于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结合几年的探索实践,针对小组合作学习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分组要科学合理
  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二、合作学习时机要适当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一是在有必要争论时开展合作学习。当意见不一致时,组织小组合作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可以增强竞争意识。当学生对问题有争议时,老师一般不要作任何评价,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讨论、去争议,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最后这个问题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中迎刃而解。
  三、合作学习也要独立思考,时间充足
  一是在合作学习之前,一定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时常见到有的教师呈现问题情境后,不留给学生片刻思考时间,就立刻宣布“下面开始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问题情境,更谈不上自己的独立方案,容易造成要么组内一小部分学生一言堂,要么使讨论流于形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降低,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就不能得到培养。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一定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在学生个体解决某个问题遇到障碍,苦思而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价值,才有成效;二是学生参与要均衡,时间充足。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在合作学习开始几分钟后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因此,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
  四、合作学习质疑解疑是关键
  在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互相质疑、解疑才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关键。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小组成员交流各自思考成果,互相帮助解决问题。形成初步共识,得出结论。然后小组汇报,组间解疑。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小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引导提出不同想法,鼓励发散思维。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促进的过程,可以把小组的认知成果转化为全班的共同认知成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可纠正小组全局性的错误,并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更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
  五、创设浓厚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
  民主、生动、竞争的合作学习氛围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在课堂上,许多学生怕问题回答不准确,往往不敢发言,这种“怕”成了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道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激励的目光、创设贴近生活、富有趣味的问题情境,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使学生产生自信心,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同时,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比如可以经常地评比“最佳小组”,采取单课评与积分相结合的竞争方法,而且还可经常利用一些活动。如指导组长帮助组内成员巩固当天学习内容、互查当天作业,实施组际对抗赛等等,旨在通过小组互相协助,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三是要让学生参与评价,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而且更有益于营造一个自由、民主与平等的评价氛围,更有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提高其自信心。要使学生评价真正发挥其作用,关键在于教师要学会认真倾听学生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评价意见,让学生敢于说真话和实话,真正实现与学生的心灵对话,确保评价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和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是一种简单的形式,不应该成为一种外部强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内部需要的自然过程。因此,我们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