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塑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作者】 唐忠良

【机构】 菜坝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活泼的、互动和富有个性的。数学教学也是学校学科中内容最丰富、最有情趣的课程之一,但问题是有不少学生感到数学乏味而难学。伴随着知识的增加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逐渐衰减,于是数学成了学生的负担,逐渐讨厌数学、冷漠数学课。在课程改革的今天,站在教育前线的同仁们时刻都在探索与思考着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个性,发展其创造能力,特别是就如何是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同时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都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问题。在实践中,我认为:课堂的高效,始于教师,源于学生。高效课堂是“围绕学生、服务学生、激发学生,发展学生”的教学活动。那么我们该怎样做,才能使课堂教学具有更强劲的生命力,更高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理解。
  一、高效课堂要先把课前准备作为立足点,在突出教学主体上下功夫
  数学知识是一个连贯的知识体系,所以有学数学就像爬楼梯之说。每节课的教学前点是根据学生对上一节课知识掌握情况而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把教材提供的起点线索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记得我以前刚接手了一个班级,在不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每次上课就忙着教授新知识,忽略了培养学生计算和思维的训练,结果这个班的学生在计算和动脑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困难。在“教训“面前我们得到经验:关注学生的学习起点,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效地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免除或减少无效劳动,有效克服教学中的浅层性。因此把握教学起点,是以学生为本,对学生全面关怀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
  二、高效课堂需要创设交流情境,变“个体学习”为“集体合作”
  小孩子有爱与人交往,好表现自己的心理特征。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就是为学生的学习搭建了更为开放的舞台。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有利于其思维的活跃。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多种形式、多种目标的交流情境,以发展学生创造个性。
  1.一题多解时,交流学习。
  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思维由集中而发散,由发散而集中。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与灵活性都有所发展,能够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通过分析、比较、优选,同学们发现了最佳的思路和方法,个人的思维在集体的智慧中得到发展。
  2.突破难点时,动手合作。
  在教学中我提倡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操作、实践,找出规律,提炼方法。记得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预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大小全等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自己根据学过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学生动手拼摆,很快发现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发现拼成的平行四边行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于是推导出了公式: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当我提出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有的学生便讲出自己的方法,即用一个梯形沿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我给予了肯定。学生通过一起思考,一起试着剪拼图形,一起讨论。在想、做、说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融合,结果学生们拼出了多种图形。不但得出了梯形的面积公式,更重要的是发展了思维。当然我这节课教学的目的在孩子们趣味动手的过程中实现了,教学的方式改变了以往那种“公式填鸭”显得多么有趣生动呀。的确,每个人交换一件物品,得到的只是一件物品;而如果交换的是一种思想,那就会产生新的、更有丰富内容的思想。
  三、高效课堂要让学生敢于质疑
  1、创设情境使学生“想问”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又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又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无条件地接受知识(哪怕是错误),不敢向教师质疑,更不敢向课本质疑。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质疑,使质疑成为学生的自身需要。
  2、培养学生好习惯使他们“好问”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不但要让孩子们具有“好问”的好习惯,还要要善于引导他们质疑。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后,我引导质疑:学了比的基本性质后,你会想到什么性质?一学生顿时举手:我想起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商不变性质。另一学生说:老师,为什么在“商不变性质”中没有“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而用“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说法?又有学生说: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有联系吗?学生质疑的情绪极其高涨,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则给予适当的点拨,让学生拨开疑云,疏通障碍,变阻为通。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它们的联系和区别。牢固地掌握了比的基本性质。教师导之有方,常导不懈,学生便能自获其知,自增其能。
  四、高效课堂要在训练思维方法上下功夫,教给孩子们方法。
  “高效的数学课堂”要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思维灵活、有深度,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从而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常言道:授之一鱼不如授人一渔。。因此,我们教师要做好示范。我们应该使学生明确在哪儿找疑点。首先要指导学生有序思考,要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思考这个问题,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思考。其次要指导学生对比辨析。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相似概念的比较,还可以通过题组对比,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指导逆向思维。学生习惯顺向思维,这样单向的思维习惯不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时,在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还要启发学生反过来想一想:知道了三角形的面积和底.如何求高?要注意什么?所以,教学时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
  以上仅仅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小感悟,相信大家的经验更为丰富。不管怎样我们都知道只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新课标的改革中,理性思考、实践、反思,把研究教材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就会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散发更多的光彩,使之真正成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