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高中思政课教师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的定位

【作者】 朱厚玉

【机构】 凤阳县临淮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新时代的到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尤为重要,新时代召唤符合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高中思政课教师如何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定好自己的位置?不仅要做好初中高中思政课的衔接者,也要做好高中思政课和高校思政课的衔接者。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教师定位 衔接者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思政课的建设。习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讲话中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点名要加快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中小学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现状。
  (以农村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为例)今年的高三教师使用的是2019统编版政治教材,安徽今年的高考模式采用的是新教材老高考的模式,即使高考政治学科考试内容为新教材内容,试卷以文综(政治、历史、地理文综卷)形式出现,高中政治新教材共有7本书,4本必修,三本选择性必修,按学分分别为必修1为1学分、必修2为1学分、必修3、4及选择性必修1、2、3各2学分,高中政治教师(现在教授高一高二的政治教师)面临的将是3+1+2新高考模式。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压力,大多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疲于应付各种考试,围绕得高分为核心来讲述思想政治课,未能真正完成发挥思想政治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作用,另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也不够深入了解初中《道德法治》的内容和高校思政课内容,可谓上不接高校教育,下不通基础教育,与上下思政课教育有所脱节,正因为如此,高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要钻研高中思政课教法及内容,还需要研究初中、大学思政课内容,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正确定位。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定位。
  一是做好初中思政课和高中思政课的衔接者。首先做好初中思政课内容和高中思政课内容的衔接,其次要做好初中思政课教法和高中思政课教法的衔接,再次要做好初中思政课核心素养和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的衔接。初中思政课(以安徽人教版初中思政课为例)内容从处理好自己和他人、自己与社会、自己与国家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年龄和生活实际,高中思政课理论性较强,会出现很多理论新词,同时初中思政核心素养的培养与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高中思政课教师在研究初中思政课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教学观念,符合学生的年龄与实际。
  二是做好高中思政课与大学思政课的衔接者。在教学内容上,高校思政课突出政治性、实践性、时代性与思想性,其中政治性是高校思政课的灵魂。高中教师应在研究大学思政课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及社会主义可靠的合格的接班人,这就要求高中思政课教师要经常聆听大学教授的思政课程,提升理论高度与加深理论深度的理解。
  三是立足高中教材、立足高中生实际做好高中思政课的教学。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1.做立德树人的传道者。围绕高中思政课核心素养传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道”,新时代的“道”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理论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实现的接班人的“道”。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是我们用价值观战胜价值观的必然结果。正因为如此,高中思政课教师要传好立德树人的“道”,增强学生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同,坚信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注重让学生讲好党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用历史和现实去印证,用时代去召唤,用行动去鼓励。为了能够使学生投入到讲好中国故事、党的故事,思政课教师首先自己要不断加强党史学习,加强理论学习。
  2.做知识理论的授业者。高中思政课理论性较强,包括的知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相关理论、政治学相关理论、哲学理论、文化理论、逻辑学理论、法律与生活相关理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难免把自己的角色转换失误,总以为学科特点理论性较强而注重对理论的讲解与挖掘,担心学生理解不透彻,而采用灌输式讲解方法讲授理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从知识理论的灌输转变为学生主动探究,获得并认可得到的理论,教师的授业不应只是灌输,而应是“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引导,从培养单纯学生做题刷题得到高分,到培养学生主动求知,激发求知欲望转变,让高中思政课堂充满激情又贴近学习主体的生活实际。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思政课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设置情境,设置相关议题由浅入深,引发学生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现象,到发掘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到解决问题,反思问题,从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做疑难问题的解惑者。正因为高中思政课理论性较强,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教师在答疑解惑中要以实力佐证且加以引导,不能简单的纯理论式解答理论问题。如学生在问到经济与社会中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关系时,教师可设置情,在生活化情境中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某工厂生产10个玻璃杯需要1小时,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生产10个玻璃杯需要2小时,设问该厂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谁更高?(简单设问);该厂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什么?(较为深层次问题)。对其他企业会产生什么影响?从而理解科技进步对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意义,对国家社会发展的意义。
  4.做理想信念的树立者。理想信念是我们前行的动力,理想信念的坚定的学生会不断向前,终身不辍。高中思政课教师,在上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就应结合教材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当学生对为什么读书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学生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不再寂寞、不再孤独,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仅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怕遇见的困难,也会在未来的生活中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会不言放弃。在教学中,思政课教师难免会遇见不知道为何而学的学生,这一部分学生课堂上不愿配合教师,不愿思考,甚至不愿意把心思用在学习知识上,遇到这种情况的学生,思政课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更加关注他们,还需要在课堂外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沟通从心开始,也许一次两不够,也许一句两不能使他们改变,但只要坚持为他们改变,相信相信的力量,也许有一刻你会发现学生会改头换面。
  5.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获得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学生从书本中获得的间接经验或是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最终都是要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学生的实践。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理论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发现国内国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问题中,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改变他人首先要改变自己,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高中思政课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断提升自己。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增强理论学习,多读书,读好书,终身学习,给学生以榜样的力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做好自己,努力成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思政课教师,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薄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3-19.
  [3]马宝娟,张婷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问题与对策[J].理论视野,2020(2).
  [4]李昕.统筹推进大中小学一体化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