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文言文教学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之我见

【作者】 王洪林

【机构】 仪陇县三蛟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学习文言文,首先遇到的是字、词、句,即词汇(实词和虚词)、话法、文字乃至语音方面的问题。这是重点,不解决它,谈不上学文言文,学生学文言文,教师教文言文,都必须在字词句方面花大力气下大功夫,但是拦路虎毕竟只是虎,打虎的目的是为了走路。仅仅在字词句方面下功夫,花气力也绝不等于读懂了文言文。字词句读懂了顶多不过能较准确地把文言文译成现代文,译成现代文并不等于真正懂得了文言文。事实当然远非如此,这里还有一个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问题,还有一个陶冶审美情操的问题,还有一个把握文章写作技能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一个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这方面所作的某些尝试。
  一、让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词义
  语言在不断地发展。词汇发展除了产生新词之外,词义本身也不断演变,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人们认识的改变,大多教的词义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老师可让学生通过古今对比理解词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让学生在讨论中正确理解文章
  小说有情节,有按线索贯串起来的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束过程;戏剧有冲突,有冲突逐步展开,推向顶点的经过;诗歌有构思;散文也有“形散神不散”的“神”。思维本质上是一个运动过程,这个运动过程总是沿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学习文言文,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文章内容,陶治审美情操,把握写作技能技巧也是一个运动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如在教《智取生辰纲》中有一片断:
  师:大家读了这篇文章,一定对杨志这个人物留下了深刻印象,我一直在想:杨志曾经杀牛二、战林冲、败周谨、斗索超,是个武艺超群的壮士,作为押解官,他肩负重要使命,握有重权,应该说是一个骁勇善战、统率生辰纲的首领。但是在押送途中面对十来个挑担的兵士,他却仰天长叹“苦也”,这到底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我们结合课文来讨论这个问题好不好?
  生一:我认为,是因为天气太热了,他对天气非常担忧。
  生二:军健们太累,要停下休息,他鞭打已不起作用了。
  生三:这个地方周围无人烟,很荒僻,太危险了。
  生四:经常有强人出没,抢夺过路人财物。
  师:说得好,这“苦也”看来是杨志身陷矛盾重围,内心焦灼的反映。
  生: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老都管之间的矛盾。
  师:请具体说说。
  生:十一个军健,这个起来那个又躺下,他并非真的没有办法了,他之所以不敢往死里打,是因为他知道老管会给他们撑腰。
  师:从哪里看得出?
  生:在这之前他们曾向老都管述苦,老都管已经表现出对杨志的不满,对他们的同情。这时天这么热,人这样累,连空手的老都管都要停下来休息,杨志这时如果又来打他们挑担子的,老都管会干涉的。
  师:你的意思是杨志怕老都管?这些兵士才有恃无恐?
  生:是的。
  师:杨志是押送的首领呀?他怎么怕老都管?
  生:表面是,实际上老都管才是真正的主人。
  ......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人物由主问题引领,创造了讨论的环境;揭示性格从观象到本质。理解了文章,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又比如在教杜甫诗《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师:下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对这两句的理解。
  生一: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流泪惊心。
  师:说得好!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二:我认为应这样理解:因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
  师:好!敢于从另一角度理解。这样这两句出现两种不同理解。两说虽有别,但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可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赏析能力,陶冶了学生的审美情操,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让学生把逻辑知识学以致用
  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在讲读分析课文时,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逻辑知识,使之学以致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比如讲《师说》一文时,第二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先变形为“师者,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再使学生认识到,这个判断句是给概念下定义。学生经过思考,即可明白,“师”是被定义概念,“者”是用以定义概念。而“传道授业”与“解惑”则是“种差”,是一般“者”所无,唯独“师”有的内涵。再引导学习全段,学生自然易于了解第一段从人必解惑,人必学道两方面论证“古之学者必有师”这一论点的,认识到不先用下定义的方法先明确“师”的概念,全段论述即无法展开。学习《唐睢不辱使命》一文,必须运用概念划分的知识。秦王对唐睢以“天子之怒”相胁,而唐睢则以“布衣之怒”相对。秦王所说士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而唐睢的士之怒则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在布衣这个属概念下,划分为两个种概念:“庸夫”、“士”。把“布衣之怒”划分为“庸夫之怒”、“士之怒”;唐睢的性格特征,斗争精神,斗争艺术也就再清楚不过了。
  判断、推理方面,情况更普遍,也更能培养学生合符逻辑的思维,理解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礼记、学记》中的一段:“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强也;知困,然后能自反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是人们极熟的文字。但是由“学…自反”,怎样能够推导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呢?我采用图解的方法:
  学↘——→ 不足——→ 自强
  ↗     相长↖↘          ↙
  自反←—— 知困 ←—— ↖教
  学生一看图表就知道,显然,这是一个循环式纯假言推理过程.由学推到教,由教再推到学,如此循环往复而相长。
  在文言文教学中,引导和启发学生用学习过的逻辑知识,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严密、精确、确定、一贯,去掉随意性、主观性,而增强科学性、逻辑性;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逻辑知识并非枯燥贫乏,而是丰富具体,无处不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