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在生活中透视数学——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联系生活

【作者】 顾媛媛

【机构】 宝湖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数学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生活。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重点要依托生活,并且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关键词:小学教学     数学问题    生活化
         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郑毓信教授在《关于数学课程改革深入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的若干思考》中指出“由片面强调‘数学的生活化’转而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不应停留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不能以‘生活味’取代数学课所应具有的‘数学味’。”那么如何处理好数学原型与生活原型的关系,怎样有效将它们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我们在教学中要攻克的难题。
         1、 数学问题的产生来源于生活。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家关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数学发展的动力不仅要从历史的角度考量,更要从数学与任何现实生活的联系中去寻找。”
  当我们阅读数学家的传记,了解著名数学问题的模型及解题思路,就不难发现,数学知识的建构都来源于对生活现象的思考与探究,从中究其本质,总结规律,最终形成理论知识。例如人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2页中介绍的分数的表示方法:“3000多年前,古埃及就有了分数记号。2000多年前,中国用算筹表示分数。后来,印度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分数。公元12世纪,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可以看出古今中外,表示分数的方法都有异曲同工之效,经过长时间交流发展,规定为我们现在的书写形式。如果究其分数产生原因,就是因为生活需要,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分数来表示。
  在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63页介绍的关于圆周率的研究过程,我们知道古今中外,许多人致力于圆周率的研究与计算。为了计算出圆周率的越来越好的近似值,一代代的数学家为这个神秘的数贡献了无数的时间与心血。不同国籍不同时代的数学家们做着几乎同样的研究工作,不管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是相近的,这表明这个问题的本质就是这样,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受科学家思维方式的影响。一代代数学家们,发现有规律的生活现象,探究其发生的本质,得出相同或相近的结果,预测其发展的方向。如果纵观数学史,就印证了那句话:“科学家有自己的国籍,科学没有国籍。”因为数学问题的本质是不会人为改变的,我们也不能脱离生活谈数学,它不是凭空产生的。
         2、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重点要依托生活
  在初中、高中、大学阶段,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逐步有能力通过现象看本质了,数学的学习“数学味”更浓了。我认为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更多的是利用生活实例,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学习解决方法,然后再去解决更多的类似问题。
  我在教学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一课时,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我是这样做的——
  师:请表示出1个苹果的1/4。
  生: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2个苹果的1/4呢?8个呢?
  生1:把两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2: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师:那更多的苹果的1/4呢?你能表示出来吗?(课件显示逐渐增多的苹果个数,直到数不清的苹果)
  生:……
  师:你还能举哪些例子说明1/4的含义?
  生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3:把一箱面包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生:……
  如果单纯的从定义入手,学生不容易理解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一些物体等都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把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这句话理解起来有些抽象,尤其是单位“1”指什么,学生感到很空泛。教学中我以苹果为例,从一个苹果入手,逐步增加苹果的个数,当电脑屏幕上苹果个数越来越多时,孩子们越来越兴奋,争着说1/4的含义。当我的话题转向生活实例中更多的1/4时,孩子们所举的例子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东西了,他们思维被苹果图点燃了,争先恐后的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在大量的实例之后,我总结“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1/4的含义我们可以说把单位‘1’平均分成四份,其中的一份就是1/4。”
  这才是从生活实例归纳出数学本质,这个本质可以应用到很多地方。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更多的是建立起生活现象与数学本质的联系,从生活现象或生活问题中投射出数学问题的本质。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时,我用相机拍下很多这类问题的实例,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1:学校整修操场,整修好以后,要在操场西边150米的跑道边种上松树,要求:两端都栽,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相等。现在请你来设计,你准备怎样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问题2:学校44米长的车棚用12根柱子支撑,马老师宽2米的小汽车想停在两根柱子间,它可以停进去吗?
  问题3:学校围墙边每隔2米有棵松树,一共有36棵。从第1棵到最后一棵的距离有多远?
  问题4:王青家住在6楼,他回家坐电梯需要10秒钟,李玲家住在16楼,她坐电梯到家需要多长时间?
         植树问题的模型是现实世界中一类相近事件的放大,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生活。所以,在现实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研究这个问题的平台就是生活实例,但我们还要从这些生活平台中归纳出这类问题的模型,也就是它的数学本质。我碰到好几个身边的成年人,他们都误认为从1楼上到6楼,共走了6层楼梯。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的小学生。因此如果不经历生活实例,看一看,走一走,实践实践,就直接给这类问题归型,那学生理解起来就困难太大了。
         3、 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
  新课标指出:“使数学更贴近生活,倡导数学知识要来源于生活,以大量的生活实例和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来建立数学模型;借用数学知识和方法来表达情感,消除学生对数学的陌生感,缩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从而,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其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的探索出新知。”
  很多数学知识就是要到生活中体验。例如学生计算椭圆式田径场的周长时,椭圆式跑道是由两条直道和两条弯道组成的,而学生经常出错的是把长方形的两条宽计算在周长之内。这就说明学生没有将这道题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椭圆式田径场学校就有,而且学生天天在上面跑步,遇到这个情况时,我就把学生领到操场上,实地跑一跑,边跑边结合题目问:“我们现在在田径场的什么边上跑?”在经历体验完后,学生回到教室自己去计算。这种体验给学生留下了难以忘怀的经历。
  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比较弱,原因在于给他们应用的平台太少,我们在教学中过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应试能力,忽视他们学习的目的。今后能有多少学生会成为数学家?我们大多数孩子的未来只是社会的普通一员,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他们需要的是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家里墙上贴壁纸,就要测量、计算墙面的面积,选取合适的壁纸规格,计算出用纸张数。还比如遇到商场打折,是打折合算还是返券更优惠,这都要用到数学知识来给自己算本经济账。所以在教学中,还是要多讲讲某某知识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者给学生搭建体验的平台。
  其次,理论是付诸于实践的,专家总结出来的,只有我们在“一线”进行实践,才能对它有深刻的理解,才能指导我们的行动。在每天的课堂中,我重视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利用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又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我认为在小学阶段,还是要“生活味”重一些,但是也不是凭空捏造,一切以帮助学生学习为初衷,以利于学生理解为目的,以学生会应用为终极目标。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