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

【作者】 杨书昌

【机构】 桑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从整个语文教学要达到的目的来看,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语文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一条重要的途径,阅读技能是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所需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从小学阶段要重视阅读教学,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在此基础上走出文本,实现对文本的超越。那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呢?
  一、披文入情
  阅读教学应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特别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要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从中获取知识,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学会阅读和写作。教师首先应该潜心解读文本,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好好地指导学生阅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在朗朗读书声中静思默想,切己体察,悉心涵泳,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这样才能调动起其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才能身临其境地走进文本,深入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中去,感悟课文中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为有效对话作好铺垫,积蓄丰富的“谈资”。教师要精心设计教法,思考整合教学环节,力求阅读做到“针针见血”,让学生把握其中的人文精神。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走进文本,学习语言,揣摩与品味语言,强化语感训练,使文本中的思想感情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心田,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例如,教学《荷花》,其中有句话是“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要引导学生品味句中的“冒”字,可否换成:钻、挤、窜等词?通过思考、讨论与比较,从而体会到“冒”字用得妙,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荷花开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的情感。这样,学生的理解就融入了深远意境的、立体活化的语言,他们那独特的、富有灵性的语言也在“潜心阅读、潜心体悟”中得以实现。
  二、美读成诵
  叶老说:“好文章是读出来的,美文尤需美读。”“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在与课文对话的过程中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要在声情并茂的阅读中,读出课文的情、理、形与趣,去表达美和创造美,获得阅读的快感与愉悦。这就要教师给学生创设美读的时空,既要给学生读进去时间,又要给学生读出来的时间。要给学生创设比较揣摩的时空,和给学生创设触发贯通的时空等。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是一项重要的方法,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时代的良心。翻开课本,不少选文不仅语言美,而且形象鲜活,情感丰富,常常包蕴动人心魄的艺术美。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这样的观念:语文阅读不是生活中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投入的欣赏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去感受、理解、欣赏、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观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给学生以温暖的心理暗示:阅读就是对文本的欣赏,可以带来美感与愉悦。尤其是古诗或文言文教学,教师要指导学生用抑扬顿挫的节奏、悠扬悦耳的声音和丰富奇特的想象,进行美读。因为诵读古文,满口留香。通过生动有趣的诵读、文化熏陶的赏读、活泼带劲的赛读,让学生爱上古诗文,走进古诗文。低年级古诗教学需要熟读成诵与理解背诵相结合。熟读成诵要“以读为本”,要求读的形式要多样,层次分明,理解背诵要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赏一赏、想一想、画一画等形式中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获得情感体验,体会古诗之优美。通过多形式的阅读,让沉睡的经典文字活起来,让枯燥的诵读生动起来。
  三、拓展延伸
  《新课程标准》仍然强调“以读带写”的传统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与迁移,对一些字、词、句、段、篇,进行拓展延伸,从而获益更多,收效更大。阅读教学应教给学生仿写句子、仿写段落、仿写作文。如:课文中排比突出主题;会用过渡段;如何刻画课文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如:《桂林山水》学习“总分总”的写法,指导仿写课文。在课文的内容上展开想象,对教学突破点进行补白。既让学生从读中去感悟句子的优美,又能提高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