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识字教学之我见

【作者】 陈 芳

【机构】 泥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在识字过程中,学生如果只是通过大声朗读和机械重复地抄写,易导致大脑皮层产生抑制,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愉快轻松的气氛,使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一、巧用方法教学生识字
  1、讲故事识字
  许多研究指出,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主要以故事的形式存在,以故事形式储存的知识比无关的知识更容易记住,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把讲故事作为识字教学的重要工具。我们的汉字形象性很强,通过横、竖、撇、捺等的奇妙组合,“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如我们学校一位老师在教学“藏”字时,引导学生编个故事记住字形,一个孩子这样编:“有个大臣(写“臣”)发现敌人在后面追他,就赶快跑到一个卖兵器的地方,这时,他看见墙角有一团草,就马上把草拿来放在自己头上(写“艹”),他又看见旁边有一大堆木柴,连忙把木柴搬来放在自己左边(写“爿 ”),这时,他又发现自己的右边还露在外面,他又赶紧去拿几件兵器放在自己右边(写“戈”)(正好组成‘藏’)人追上后,看了看就走开了。”这个故事使学生容易地记住了“藏”的字形,理解了字义,并且在脑海中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讲故事的学生发挥了的语言智能的优势,体验学习的成功,听故事的学生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从而激起对识字的主动的愿望。
  2、猜字谜识字
  在识字教学中,把汉字编成形象的字谜让学生猜,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容易激发,学生的语言智能也以发展。老师可以先给出谜面,让学生写出字形,也可以和学生一道编字谜。如:“二小二小,头上长草”(蒜),“一家十口住草房”(苦), “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午); “上村十一口,下村二十口,两村合一起,欢乐不发愁”(喜)。这些有趣、诙谐的字谜形象地描绘了汉字的形体,学生读、听、思中,轻松记住生字,智能又得以培植。
  3、编顺口溜识字
  顺口溜是口头语言,利用学生与生俱有的口头表达能力识字,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识字的难度,学生碰到难记、易错的生字可用顺口溜来记。
  二、让识字生活化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小学生识字,并不是从小学开始的,调查研究表明,六岁以前的儿童,就已经知道一千多个与汉字相应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善于调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教学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学生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提高识字效率。 
  1、再现生活情境识字   
  比如学习“染”字,我事先准备好一些颜料,一小瓶水和一些棉球。然后用镊子夹起一个棉球,浸到红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红色。接着又夹起一个棉球放到绿色的水彩中,棉球被染成了绿色。我又让学生试着将几个棉球染成黄色、紫色、蓝色。之后,告诉学生:棉球浸到红、绿等水中,由白变成了红、绿等颜色,这就叫“染”。大家看这个字的下半部分,“木”表示一种植物,它能榨出使物体着色的颜料;“シ”表示制成染料还需要加上适量的水(师指“染”字的左上角)。把要染的东西放进这有颜色的液体中,经过多次的浸、晒,东西就着色了,这个“九”就表示多次的意思。这样,在愉快的实验中,学生理解了“染”字左上方的“シ”,右上方的“九”的来历,悟出了下方“木”的理据。于是,“染”字随着这个有趣的实验,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既准确地记住了字形。又理解了字义。
  2、调动生活经验识字
  比如学习“玉米”的“玉”字,我问:“认识这两样东西吗?是怎么认识的?”学生纷纷举手发言:1.1.1我知道玉米在春天播种,到夏天可以掰来吃;1.1.2我吃过玉米棒子,玉米味道很好,又香又甜;1.1.3玉米有很多营养,妈妈常要我吃玉米饭;1.1.4玉米面可以蒸成窝头或饼子来吃,还可以做成爆玉米花;1.1.5玉米是长在土里的……。这个教学过程,涉及到了学生的生活领域,调动了学生对“玉米”的感性经验。触发了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学生从玉米的生长过程、味道、营养、加工等方面以及“玉米”与植物的关系的感性知识方面作了汇报。这样调动生活经验识字,不仅有效促进识字效率,而且增加了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三、评价过程情境化
  人类认知的发展过程是有机体自我调节的适应机制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内部心理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情景,使学生一方面积极参与到评价的过程中来,另一方面使他们在过程中获取知识,学习方法,学会学习,促进发展。比如 ,同音字是学生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学生汉字学习的难点。以往怎样区分同音字,都是教师进行归类整理,让学生去改正。
  在形成性评价中,老师们将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别字一一呈现给他们,请来两位可爱的小动物——小鸭和小兔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由同学扮演小鸭和小兔完成学习任务。
  四、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课标中强调,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利用书报、影视、商标、广告等自主识字,经常和同学交流自主识字的成果。现代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信息社会,学生接触新知识的机会大大增加,现代媒体的先进性,使得学生接受信息更为快捷,更为广泛。为学生识字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就会成为他们学习字词的重要资源。儿童有学习的天性,这种天性表现在学习对他们原本是有兴趣的。这种兴奋的力量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在信息方面有着自己的认识基础的资源。学生作为教育资源,是一种活性的资源具有生生不息,越用越多越用越丰富的特点。在改进教师教学方法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教师自己的知识,还要考虑如何利用学生的知识,即利用他们自身的教育资源。有一所学校的老师们,他们就非常重视学生自主识字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培养。他们从小学生入学开始,就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培养学生自主识字意识的课题研究,开掘课外生活资源、挖掘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同时,调动家长、社会的资源,构建学生自主识字意识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开辟字词教学的新途径。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信息社会里,学生学习的空间越来越宽广,他们既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又可以完全靠自己努力去选择的学习。不管哪种学习,学生是主体,这是永恒的。总之,识字方法多样化,只要教师善于动脑筋,调动学生识字兴趣,将复杂抽象的汉字变成生活中简单具体的事物使学生乐于识字,主动识字,这样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