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 冯德英
【机构】 新城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讲究提问的艺术,是数学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环节。恰当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达到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有多方面。
一、激趣性提问
如:△ABC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不幸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只留下底边BC和腰AB的一段(用纸板遮挡).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画出原来的三角形?并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的提问.
再如:为什么射击时用手托住枪杆(枪杆、手臂与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银行的铁栅门多用多条窄钢板交叉成许多平行四边形就能拉开与关闭?——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激疑性提问
教师若能在其似通非通,似懂非懂时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平行线的定义学生不难理解,学生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反过来问学生:“为什么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呢?”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空间扩展,搜寻或想像出反例,从而加强空间观念和对平行线的理解.
又如,在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不妨提出问题:
若两个三角形各有5个元素(边、角)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起初,几乎所有学生会认为5个元素中必然含有边的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教师可提出“对应相等”与“分别相等”有无区别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于是,学生开始“无疑处生疑”,动脑筋思索,直至构造出反例:
△ABC中,a=27,b=36,c=48
△A′B′C′中,a′=36,b′=48,c′=64
由于对应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且A=A′,B=B′,C=C′,然而,a≠a′,b≠b′,c≠c′.显然,两三角形不全等,但各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从而,学生对于“对应”会有更深的了解.
三、启发性提问
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答,善于启发引导,掌握启导的技巧。
1、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应事先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怎样给予引导评价。对学生出现东拉西、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应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引出“圆”的定义时,有教师作了如下启导: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
师:是三角形、四边形行吗?——生:不行,无法滚动。
师:这种形状(画椭圆)行吗?——生:不行,会忽高忽低。
师:怎样的图形才不会忽高忽低呢?
生:轮上的点到轴心等距。
到此,自然引出了“圆”的定义。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全盘托出,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或举与其类似的问题作比较,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3、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对所提问还不明白,要求教师善用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通过架桥铺路,诱使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思路,用于解决此问题,使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例如,在学习了根式方程的概念后,提问学生:
是分式方程还是根式方程?
学生中出现了争论,说明由于学生对方程的分类依据不清楚,概念比较混淆。
“这个不是方程!”惊讶的回答。
于是我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个不是方程?
“这个方程(等式)是错的。”
于是我故意说:无解的方程不是方程。
“不对!”
“刚才我说错了。……刚才我说的是一句话吗?”我及时纠正,并启问学生。
“当然是一句话!?”学生对此问颇感凝惑。
“我说错的话也是话,那么错误的等式是不是等式?无解的方程是不是方程?”
“当然是。”学生异口同声。
对第一问,我又问学生: 是分数还是无理数,一比较,学生明白了。
又如有位教师讲了“最简分数”的概念后,问学生:“3/2是最简分数吗?”学生有了争论,有的说:“3/2是假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也有的说:“3/2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应该是最简分数。”于是,这位教师便拿出一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一张红纸和一张白纸。先把红色的东西放在一起,白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后又把粉笔放在一起,纸放在一起,问学生:“同是一支粉笔,一张纸,为什么前后两次的放法不同呢?”这位教师巧妙地用了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迁移到了当前的知识上。
4、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综合性问题,或因含义深奥,或因包容量大,往往一下子摸不着头脑,“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需要教师把大问题,以大引小,从小到大,让学生回答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提问艺术
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提高课堂提问艺术有多方面。
一、激趣性提问
如:△ABC原是一个等腰三角形,AB=AC,不幸被墨水涂没了一部分,只留下底边BC和腰AB的一段(用纸板遮挡).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画出原来的三角形?并列出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形成理想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探索思考的提问.
再如:为什么射击时用手托住枪杆(枪杆、手臂与胸部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而银行的铁栅门多用多条窄钢板交叉成许多平行四边形就能拉开与关闭?——说明三角形的稳定性.
二、激疑性提问
教师若能在其似通非通,似懂非懂时及时提出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平行线的定义学生不难理解,学生也提不出什么问题.教师可反过来问学生:“为什么要限定在同一平面内呢?”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空间扩展,搜寻或想像出反例,从而加强空间观念和对平行线的理解.
又如,在复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不妨提出问题:
若两个三角形各有5个元素(边、角)分别相等,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起初,几乎所有学生会认为5个元素中必然含有边的相等,所以两个三角形全等.这时教师可提出“对应相等”与“分别相等”有无区别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于是,学生开始“无疑处生疑”,动脑筋思索,直至构造出反例:
△ABC中,a=27,b=36,c=48
△A′B′C′中,a′=36,b′=48,c′=64
由于对应边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且A=A′,B=B′,C=C′,然而,a≠a′,b≠b′,c≠c′.显然,两三角形不全等,但各有5个元素分别相等.从而,学生对于“对应”会有更深的了解.
三、启发性提问
为了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既学会知识,又学会学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问有答,善于启发引导,掌握启导的技巧。
1、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应事先预测学生可能有几种回答,怎样给予引导评价。对学生出现东拉西、节外生枝、离题较远的回答,应定向引导、及时点拨,诱发学生的思路步步触及问题的实质,得到正确的答案。
例如在引出“圆”的定义时,有教师作了如下启导: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生:圆形。
师:是三角形、四边形行吗?——生:不行,无法滚动。
师:这种形状(画椭圆)行吗?——生:不行,会忽高忽低。
师:怎样的图形才不会忽高忽低呢?
生:轮上的点到轴心等距。
到此,自然引出了“圆”的定义。
2、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对较难的问题迟迟不能回答。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全盘托出,可以提出具体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或举与其类似的问题作比较,举一反三,帮助学生得出正确答案。
3、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常常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表明学生对所提问还不明白,要求教师善用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通过架桥铺路,诱使学生把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和思路,用于解决此问题,使学生温故知新,触类旁通。
例如,在学习了根式方程的概念后,提问学生:
是分式方程还是根式方程?
学生中出现了争论,说明由于学生对方程的分类依据不清楚,概念比较混淆。
“这个不是方程!”惊讶的回答。
于是我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个不是方程?
“这个方程(等式)是错的。”
于是我故意说:无解的方程不是方程。
“不对!”
“刚才我说错了。……刚才我说的是一句话吗?”我及时纠正,并启问学生。
“当然是一句话!?”学生对此问颇感凝惑。
“我说错的话也是话,那么错误的等式是不是等式?无解的方程是不是方程?”
“当然是。”学生异口同声。
对第一问,我又问学生: 是分数还是无理数,一比较,学生明白了。
又如有位教师讲了“最简分数”的概念后,问学生:“3/2是最简分数吗?”学生有了争论,有的说:“3/2是假分数,不是最简分数。”也有的说:“3/2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应该是最简分数。”于是,这位教师便拿出一支红粉笔和一支白粉笔,一张红纸和一张白纸。先把红色的东西放在一起,白色的东西放在一起;后又把粉笔放在一起,纸放在一起,问学生:“同是一支粉笔,一张纸,为什么前后两次的放法不同呢?”这位教师巧妙地用了由此及彼、联系迁移的方式,把学生的思路迁移到了当前的知识上。
4、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综合性问题,或因含义深奥,或因包容量大,往往一下子摸不着头脑,“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这需要教师把大问题,以大引小,从小到大,让学生回答诸多小问题,再综合探索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