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以问题为纽带,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作者】 邹建琼
【机构】 草塘中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学能力;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颁布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要“恰当采用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如何让问题成为教与学的纽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这方面进行相应的思考。
一、关于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认识
1、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罗杰斯说:“意义学习”。自主学习源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源于“问题”。 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
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题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为目的的开放系统,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情景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材料,收集信息,自主阅读,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问题源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促使学生去探究、深思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热点问题,当地实际,精美图片,成语典故,影象资料,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资源,为学生问题的诞生提供引子,以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整合知识结构。
“问题阅读”策略有四步骤:指导初读,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预知新信息;引导精读“质疑、释疑”,让学生通过分析探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再次深读,应用知识,提炼精华,重塑知识结构;最后,经过探究、整合、应用,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问题阅读”带动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效利用教材学习知识。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挖掘热点时政中问题价值,在老师指导下,经过同学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时政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时政本身又包含了新知识、新信息和新问题,将之引入课堂,能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学生在开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政治信息的能力也有了不断地提高,对时政信息和教材内容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当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所以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
4、运用积极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是具有元认知行为的生命个体,他们能够接受外界的引导和评价,从而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有无强烈的提问欲望,能不能提出问题,敢不敢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经常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提问,用赏识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提问。对表现积极、有创新意识,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多锻炼。
总之,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纽带。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学能力;课程标准;课堂教学
新一轮课程改革颁布的《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思想政治课要“恰当采用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实施教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追求真理、具有科学态度和创新的精神。”
如何让问题成为教与学的纽带,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主动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在这方面进行相应的思考。
一、关于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的认识
1、问题意识与自主学习的关系
罗杰斯说:“意义学习”。自主学习源于意义学习,意义学习源于“问题”。 问题意识的培养,要求我们的老师去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论依据
现代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是以弘扬人的主题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的发展为目的的开放系统,强调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情景开始的,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计问题,让学生通过应用材料,收集信息,自主阅读,从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教师不应企图将知识硬塞给学生,而应该找出能引起学生兴趣,刺激学生的材料,然后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措施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自主思维,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问题源于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情境,激发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促使学生去探究、深思和解决问题。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热点问题,当地实际,精美图片,成语典故,影象资料,充分利用报纸、网络等资源,为学生问题的诞生提供引子,以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提高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2、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问题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阅读、讨论,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整合知识结构。
“问题阅读”策略有四步骤:指导初读,提出问题,让学生在阅读中寻找答案,预知新信息;引导精读“质疑、释疑”,让学生通过分析探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再次深读,应用知识,提炼精华,重塑知识结构;最后,经过探究、整合、应用,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通过“问题阅读”带动整个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研究的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效利用教材学习知识。实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挖掘热点时政中问题价值,在老师指导下,经过同学合作探究,自主解决问题。
时政热点具有强烈的时代性,贴近学生实际,时政本身又包含了新知识、新信息和新问题,将之引入课堂,能弥补教材内容的不足,使课堂显现出时代的活力。学生在开放环境中自主学习,主动收集和加工处理政治信息的能力也有了不断地提高,对时政信息和教材内容的认识也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这既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当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所以把理论教学与时事政治"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也有助于唤起他们对政治学科的浓厚兴趣。
4、运用积极的评价机制,激发学生培养问题意识
学生是具有元认知行为的生命个体,他们能够接受外界的引导和评价,从而不断反思、调整,逐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有无强烈的提问欲望,能不能提出问题,敢不敢提出问题,取决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教师能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质疑,经常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的提问,用赏识的语言评价学生的提问。对表现积极、有创新意识,敢于大胆提出问题发表见解的学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多锻炼。
总之,在整个施教过程中,教师要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产生的新问题作为教学的结束点,把探究的触角延展到课外,让“问题”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