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初探
【作者】 王 超
【机构】
【摘要】【关键词】
【正文】中学里的语文课文,大多内涵丰厚、文质兼美,有较强的美学感染力,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广泛地开展美育教学,使学生以审美的心胸关照事物并体验语言文字的魅力,这种教学方式对语文学科的价值建构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来讲要遵从以下二点教学策略。
一、强化自我感知,培养审美鉴赏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名作佳篇,它们蕴涵着丰富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与艺术之美。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把它们作为审美对象,发掘它们内在的美的因素。在审美因素上,文学作品一般都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点。
(1)语言美。中国文字在音、义、形上体现出高度的完美融合:汉字的读音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汉字的语义准确贴切、精炼含蓄;汉字的书写婀娜多姿,灵活超脱。
(2)形象美。优秀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特点,这些人物提出或回答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并以其深厚而真挚的感情打动了读者的心。作者通过对人物肖像、动作、话语、心理、性格的刻画也完美地传达出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美学观点。
(3)意境美。作品的意境之美更多是蕴含在散文、诗歌体裁中。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内情外物融合为一。在审美因素的共同特征中,意境美是欣赏散文和诗歌作品应首先注意的。
我们要想对作品中这些审美因素进行正确全面的赏析、评判,就必须依赖自身对审美因素的感知力。因为审美鉴赏力是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和欣赏程度,并能给予恰当的审美评判。从审美鉴赏力的内涵上看,能否正确地“鉴赏”,其前提就是能否顺利地“感知”。
以诗歌的讲解为例,说明强化学生审美感知力对提升他们审美鉴赏力的重要性。从客观上讲,感知主要依赖两种官能——视觉和听觉,学生对于诗歌的感知理解同样要借助这两点。例如我们学习《沁园春·雪》,在让学生分析诗句之前,教师应先布置学生反复吟咏诵读诗句。诗通常是由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可谓一字值千金,就像元好问所讲:“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因此,诗句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读熟再到读懂,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耳有所闻”、“目有所见”、“口有所念”的实践达到“心有所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诗句语言的整齐、对仗、押韵,注意到诗句文字排列的参差、错落、别致,注意到诗句语义的含蓄、凝练、精美,这种文字的听觉美感与视觉美感能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磅礴气势、深远意境。在反复的感知体验阅读中,学生会逐渐领略到诗词的精髓:上阕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全诗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由此可见,能否强化感知力关系着能否提高审美鉴赏力。当然,审美感知力需要生活底蕴,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美,就应当多鼓励他们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拓宽阅读视野,多方面深刻地感知美,才能更好地理解美,让学生在对美的感知中获得高品位的陶冶。
二、创设恰当情境,启发审美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实践美育教学,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审美想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情境。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这些课文有写自然之美的,有写艺术之美的,有写生活之美的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现在随着媒体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很多教师都能够制作教学课件及动画,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审美优势,这种教学辅助工具为语文课堂审美氛围的创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比如在学习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然后利用课件展示出《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 和“塘上月色”两幅美景,通过课件图片中皎皎的半月、朦胧的轻雾、弯曲的小路、淡粉的荷叶、斑驳的灌木、稀疏的杨柳,演绎出动人、恬静、优雅、静谧的荷塘美景,美丽的画面会把学生带入到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在这种教学情景的引导下,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中,作者带着一份孤寂与清净,独自一人在月夜中漫步于蜿蜒幽曲的池边小路,短暂地享受着夜色中的美景与安宁是多么的难得与不易。文章中对美丽宁静的荷塘月色的描绘和赞赏,岂不正是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吗?这种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对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当然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营造上,也不能单纯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提示同样可以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例如在讲《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故都的秋》,提到秋天,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有的同学会想到金色的麦田、丰收的果实,有的同学会想到萧瑟的落叶、微凉的秋风,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快速地进入“秋”的情境中,在头脑中初步建构起有关“秋”的审美形象。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趁热打铁,抓住时机顺势一转地进一步提问:“郁达夫先生在他的《故都的秋》中是怎么样描写秋的?”这种有层次、有步骤的提问,也一样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一、强化自我感知,培养审美鉴赏力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经典的名作佳篇,它们蕴涵着丰富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与艺术之美。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在培养学生审美鉴赏力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语文课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学资源,把它们作为审美对象,发掘它们内在的美的因素。在审美因素上,文学作品一般都具备以下几个共同点。
(1)语言美。中国文字在音、义、形上体现出高度的完美融合:汉字的读音抑扬顿挫,和谐悦耳;汉字的语义准确贴切、精炼含蓄;汉字的书写婀娜多姿,灵活超脱。
(2)形象美。优秀文学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特点,这些人物提出或回答了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心的各种问题,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并以其深厚而真挚的感情打动了读者的心。作者通过对人物肖像、动作、话语、心理、性格的刻画也完美地传达出自己的创作理念和审美意识、美学观点。
(3)意境美。作品的意境之美更多是蕴含在散文、诗歌体裁中。清代着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内情外物融合为一。在审美因素的共同特征中,意境美是欣赏散文和诗歌作品应首先注意的。
我们要想对作品中这些审美因素进行正确全面的赏析、评判,就必须依赖自身对审美因素的感知力。因为审美鉴赏力是在审美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是指对审美对象的欣赏评判能力,既包括对审美的美丑识别,也包括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还包括对审美对象的类型、形态的领悟和欣赏程度,并能给予恰当的审美评判。从审美鉴赏力的内涵上看,能否正确地“鉴赏”,其前提就是能否顺利地“感知”。
以诗歌的讲解为例,说明强化学生审美感知力对提升他们审美鉴赏力的重要性。从客观上讲,感知主要依赖两种官能——视觉和听觉,学生对于诗歌的感知理解同样要借助这两点。例如我们学习《沁园春·雪》,在让学生分析诗句之前,教师应先布置学生反复吟咏诵读诗句。诗通常是由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可谓一字值千金,就像元好问所讲:“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未足。”因此,诗句须细细推敲,方能解其中之味。教师指导学生读通、读熟再到读懂,也就是让学生通过“耳有所闻”、“目有所见”、“口有所念”的实践达到“心有所思”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注意到诗句语言的整齐、对仗、押韵,注意到诗句文字排列的参差、错落、别致,注意到诗句语义的含蓄、凝练、精美,这种文字的听觉美感与视觉美感能让学生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磅礴气势、深远意境。在反复的感知体验阅读中,学生会逐渐领略到诗词的精髓:上阕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全景;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全诗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由此可见,能否强化感知力关系着能否提高审美鉴赏力。当然,审美感知力需要生活底蕴,想要让学生更好地感知美,就应当多鼓励他们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拓宽阅读视野,多方面深刻地感知美,才能更好地理解美,让学生在对美的感知中获得高品位的陶冶。
二、创设恰当情境,启发审美想象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实践美育教学,首先要启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审美想象的最好办法就是创设情境。教材中的很多课文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因素,这些课文有写自然之美的,有写艺术之美的,有写生活之美的等等,教师可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借助不同的教学手段,设置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唤起他们求知的欲望,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
现在随着媒体化教学手段的推广,很多教师都能够制作教学课件及动画,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有着其它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审美优势,这种教学辅助工具为语文课堂审美氛围的创造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比如在学习散文《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一遍课文配乐朗读的音频,然后利用课件展示出《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 和“塘上月色”两幅美景,通过课件图片中皎皎的半月、朦胧的轻雾、弯曲的小路、淡粉的荷叶、斑驳的灌木、稀疏的杨柳,演绎出动人、恬静、优雅、静谧的荷塘美景,美丽的画面会把学生带入到素淡宁静又朦胧和谐的氛围中,学生在这种教学情景的引导下,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在当时动荡不安的时代环境中,作者带着一份孤寂与清净,独自一人在月夜中漫步于蜿蜒幽曲的池边小路,短暂地享受着夜色中的美景与安宁是多么的难得与不易。文章中对美丽宁静的荷塘月色的描绘和赞赏,岂不正是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吗?这种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对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当然教师在教学情境的营造上,也不能单纯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提示同样可以触发学生的审美想象。例如在讲《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今天我们来学习《故都的秋》,提到秋天,我们会联想到什么呢?”有的同学会想到金色的麦田、丰收的果实,有的同学会想到萧瑟的落叶、微凉的秋风,这样的提问能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快速地进入“秋”的情境中,在头脑中初步建构起有关“秋”的审美形象。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趁热打铁,抓住时机顺势一转地进一步提问:“郁达夫先生在他的《故都的秋》中是怎么样描写秋的?”这种有层次、有步骤的提问,也一样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审美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