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作者】 曾 彬
【机构】 高县庆符镇曲洲小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学习数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素质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否则,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素质 个性素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的文化素养之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直接影响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同时,加强培养和训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每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要抓住时机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口算时比谁算得又好又快;板演、笔算、做作业比谁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做到及时表扬鼓励。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地按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做。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显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
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主要是书面考试成绩),所以通常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而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搞好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有两大措施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各年纪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提倡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谓素质教育要面向学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或者说,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为日后的就业和深造打下基础。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达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日新月异,思维科学的发展需要突破,现在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就必须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型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所能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存在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猜想、画图等都是实践活动,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建构模型等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抓好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使学生亲身感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演变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那种数学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领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掌握新知扫除障碍。
总之,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引导他们去探究新知,积极提出问题,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素质 个性素质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基础教育必须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轨,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共识。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基础学科,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使他们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是我国公民应具备的的文化素养之一。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其整体育人功能,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要求。因此,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直接影响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品德、生理和心理素质的形成。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良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学生。同时,加强培养和训练,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学习中的每项内容做起,持之以恒,功到自然成。要抓住时机进行培养和训练,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在口算时比谁算得又好又快;板演、笔算、做作业比谁书写得仔细、认真、工整规范;讲课时看谁精力集中,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正确,做到及时表扬鼓励。通过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自觉地按学习习惯的要求去做。
二、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其次,要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由于每个儿童的先天素质和后天影响在事实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种差别的结果必然要反映为他们在学习兴趣和动机、学习气质和能力、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方面的个别差异。显然,一个地区、一所学校、一个班的学生在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上不可能整齐划一。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承认这种客观差异,并以此为依据去有针对性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三、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
传统的应试教育由于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主要是书面考试成绩),所以通常只注重知识结果的教学。而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的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学生获取知识过程的教学,让他们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获得掌握数学知识的方法。搞好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有两大措施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要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有位名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独到的见解,独特的发现和特别的做法,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在各年纪的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应尽量提倡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所谓素质教育要面向学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教育,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能健康成长,或者说,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为日后的就业和深造打下基础。当前,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给多少,学生知多少,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头脑里只是老师“灌输”的内容,离开老师,就不会学习了,这种现状是应试教育的弊端所造成的后果。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达飞猛进,新的发明,新的创造日新月异,思维科学的发展需要突破,现在我们学校培养出来的人,就必须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开拓型的人。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还应当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人们在改造社会的有意识的活动中所能胜任某项任务的能力。小学数学实践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活动中,能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了解数学存在价值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逐步形成。
实践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操作、观察、讨论、合作学习、猜想、画图等都是实践活动,到社会上调查、收集数据、提出问题、建构模型等也是数学实践活动。抓好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指导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如在教学“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时,我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摆一摆”,使学生亲身感知“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演变为“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问题的那种数学知识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动态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去领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掌握新知扫除障碍。
总之,素质教育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引导他们去探究新知,积极提出问题,充分挖掘数学教学的素质因素,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使学生真正做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