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谈班主任业务学习需要面对的几个问题
【作者】 孙 岩 徐日刚
【机构】 龙口市北马镇尚家完小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班主任自身来说,学习既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自我完善和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要成为一名学习型的班主任,学习中班主任必须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一、学什么
1.学习先进理念
班主任的学习,首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思想有多远,行动才有多远。所以,我们的学习不能是简单的邯郸学步、东施效安,而是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真正领悟先进的教学思想,我们才能不断地叩问班级管理的真谛,让自己的教学管理始终站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阵地上。然而。现实中很多班主任总是热衷于立竿见影,总是希望能从优秀班主任那里获得现的、直接的、有效的管理方法。现实中最常见的情况却是,人家告诉你的方法在人家那里确实有效,但在你这里不仅无效,还极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名师的教育理念往往蕴藏在现成招数的背后,所以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除了要关注必要的方式和方法之外,还应从名师的教育策略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入手去寻求。开掘、领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支撑成功管理学的理念。
2.学习技巧方法
名师因什么而出名?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成体系、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或教学方法。有人很羡慕名师的管理效果,于是照搬照抄。其结果呢?结果却往往是适得其反。殊不知名师的这些独特的管理模式或方法,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与学生持续磨合的结果;是他们对多年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总结的结晶;是经实践检验并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是无法机械地模仿、简单地照搬的。所以我们的学习一定要从根本上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有一种敏锐的捕捉意识,要及时记录名师在课堂上对于问题的把握、语言的表述、师生的交流等,要在细节的推敲、揣摩中,感悟其中折射出的教育机智,要能切实习得老教师们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并掌握其精髓。
二、向谁学
1.向书本学
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班主任在治理班级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有B,没有阅读系统的班级管理的理论书籍,班主任工作就会是零散的,时好时差的散漫状态。课余时间我总是尽可能多的阅读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理论方面的书籍,同时我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教育名家的专著进行研读,这样我可以在学习中逐步加深对班级管理的认识,并在思考和感悟的同时结合本班的实际,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在实践中逐步创新理论经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与科学的轨道。
2.向同行学
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富个性化的工作,而教师的成长则是一个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一般的业务培训只能使我学到有关的常规理论,而这些知识并不足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班级管理。为了能把优秀教师的经验及时引入自己的班级管理,尽早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技能,我还每周邀请师傅和优秀班主任来听我的课,请他们现场点评。
3.向实践学
再造模仿是模仿的初级阶段,是整体照搬他人的方式和方法。作为班主任不断学习是必须的,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人,是拥有独一无二个性的青少年,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差异,如果我们一味地采取“拿来主义”,强行把城市学校里的典型经验移植到农村学校,效果肯定会大相径庭,班级管理也一定会以失败告终。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要求教师在模仿时不拘于细节和形式,而是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吸收并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争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踉上时代伪步伐。让班级管理也时刻流淌着时代的活水。
三、怎样学
1.自主学习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每天读某一方面的书达到两个小时,三年后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班主任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常态,一种生活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广才。
2.交流学习
为了使青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尽快成熟起来,学校每学期都会搭设一些平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班主任的整体素养。学期初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一次班主任培训,期间学校会选取有特色的班主任,取其亮点做典型经验交流,这是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交流。这些老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对于新班主任来说,如果能积极参与交流,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更能使自己从教育宏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从专家们的指点中受到鼓励。在资源共享的同时,新班主任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3.网络学习
教师除了可以网上搜集资料之外,网络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把远隔千里的教师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的交流,使我们在自己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且在大家的交流中。往往还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通过网络互动,青年班主任还可以在一些班主任专业论坛内,近距离地接触很多教育名家,把自己工作的反思、观点与众多专家同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激发新的火花;通过网络互动,还可以凝聚青年班主任自己的力量,建立青年教师之间的协作和文化分享,青年教师他们虽然没有成名成家,但他们和众多名家一样,都是在教学第一线从事着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小小的点滴,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逐步提高我们各自的管理技巧,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
一、学什么
1.学习先进理念
班主任的学习,首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思想有多远,行动才有多远。所以,我们的学习不能是简单的邯郸学步、东施效安,而是要通过学习深入领会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真正领悟先进的教学思想,我们才能不断地叩问班级管理的真谛,让自己的教学管理始终站在以学生生命发展为终极目标的阵地上。然而。现实中很多班主任总是热衷于立竿见影,总是希望能从优秀班主任那里获得现的、直接的、有效的管理方法。现实中最常见的情况却是,人家告诉你的方法在人家那里确实有效,但在你这里不仅无效,还极可能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名师的教育理念往往蕴藏在现成招数的背后,所以作为一个学习者,我们除了要关注必要的方式和方法之外,还应从名师的教育策略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入手去寻求。开掘、领悟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支撑成功管理学的理念。
2.学习技巧方法
名师因什么而出名?是因为他们有一套自成体系、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或教学方法。有人很羡慕名师的管理效果,于是照搬照抄。其结果呢?结果却往往是适得其反。殊不知名师的这些独特的管理模式或方法,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教师与学生持续磨合的结果;是他们对多年教育教学规律探索总结的结晶;是经实践检验并行之有效的研究成果,是无法机械地模仿、简单地照搬的。所以我们的学习一定要从根本上学,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时刻有一种敏锐的捕捉意识,要及时记录名师在课堂上对于问题的把握、语言的表述、师生的交流等,要在细节的推敲、揣摩中,感悟其中折射出的教育机智,要能切实习得老教师们对具体问题的处理方法,并掌握其精髓。
二、向谁学
1.向书本学
实践能力的提高离不开理论的指导。班主任在治理班级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不仅需要技巧,更需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专业技有B,没有阅读系统的班级管理的理论书籍,班主任工作就会是零散的,时好时差的散漫状态。课余时间我总是尽可能多的阅读一些有关班级管理理论方面的书籍,同时我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教育名家的专著进行研读,这样我可以在学习中逐步加深对班级管理的认识,并在思考和感悟的同时结合本班的实际,对所学的理论进行实践检验,在实践中逐步创新理论经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与科学的轨道。
2.向同行学
班级管理是一个极富个性化的工作,而教师的成长则是一个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与智慧的过程。一般的业务培训只能使我学到有关的常规理论,而这些知识并不足以应付复杂多变的班级管理。为了能把优秀教师的经验及时引入自己的班级管理,尽早地充实和提高自己的班级管理技能,我还每周邀请师傅和优秀班主任来听我的课,请他们现场点评。
3.向实践学
再造模仿是模仿的初级阶段,是整体照搬他人的方式和方法。作为班主任不断学习是必须的,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班级管理的对象是人,是拥有独一无二个性的青少年,只是一味的生搬硬套是不行的。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各有各的差异,如果我们一味地采取“拿来主义”,强行把城市学校里的典型经验移植到农村学校,效果肯定会大相径庭,班级管理也一定会以失败告终。创造性模仿是模仿的高级阶段,要求教师在模仿时不拘于细节和形式,而是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的个性特点灵活运用。吸收并进行创造性的改革,力争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踉上时代伪步伐。让班级管理也时刻流淌着时代的活水。
三、怎样学
1.自主学习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每天读某一方面的书达到两个小时,三年后他就是这方面的专家。班主任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常态,一种生活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广才。
2.交流学习
为了使青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上尽快成熟起来,学校每学期都会搭设一些平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班主任的整体素养。学期初学校一般都会组织一次班主任培训,期间学校会选取有特色的班主任,取其亮点做典型经验交流,这是一种个体对群体的交流。这些老班主任的管理经验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对于新班主任来说,如果能积极参与交流,不仅能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思想,更能使自己从教育宏观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工作,而且还能从专家们的指点中受到鼓励。在资源共享的同时,新班主任可以在他人的帮助下.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进而有效地提升他们的专业水平。
3.网络学习
教师除了可以网上搜集资料之外,网络还可以给我们提供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把远隔千里的教师聚在一起,形成即时互动式的交流,使我们在自己工作圈内无法解决的问题得以顺利解决,并且在大家的交流中。往往还会有更多的意外收获:通过网络互动,青年班主任还可以在一些班主任专业论坛内,近距离地接触很多教育名家,把自己工作的反思、观点与众多专家同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使自己的思想激发新的火花;通过网络互动,还可以凝聚青年班主任自己的力量,建立青年教师之间的协作和文化分享,青年教师他们虽然没有成名成家,但他们和众多名家一样,都是在教学第一线从事着繁琐的班主任工作,他们在工作中的每一个小小的点滴,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借鉴的宝贵经验。在相互学习和借鉴中逐步提高我们各自的管理技巧,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管理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