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述新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师德修养

【作者】 郭明河 张 健

【机构】 龙口市高级技工学校 龙口市新港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提出了新的要求。肩负以德立教、以身示教重任的教师应该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并能以高尚的道德人格影响学生,通过学习荣辱观,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孩子的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关怀。
        一、知荣辱与教师的敬业感
        社会主义荣辱观所提倡的“以服务人民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这些都与教师的职业道德紧密相联。一个现代社会总体上是开放和宽容的,但在一些基本问题上还是有自己的底线和准则的。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机会,但无论怎样选择.人们的道德底线是不能逾越的。德育不仅仅应该是中小学生们的必修课,它也应该成为每一拉公民的必修课,教师在这一点上既是教育者,更应该是被教育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直接影响着一个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服务教育的信念。这种信念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的确立。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教师的敬业感,以自己的职业为荣,热爱#忠诚于教育事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每一位教师师德的重要标志。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教师的敬业爱岗精神是否受到影响,每一位教师是否还能做到“专心致志,以事其业”,每一位教师是否还能做到乐业、勤业、精业,这是每一位学生,每一位家长乃至全社会都在关注的问题。教师是特殊的工作者,在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上比起别的行业似乎更为特殊。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旗帜鲜明坚持“八荣八处”,增强工作责任心,给孩子们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也为倡导社会新风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知荣辱与教师的爱心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体现方式主要在情感上,爱国、爱人民、爱他人、爱亲人等等,对教师而言,爱学生则应是道德情感的最高境界。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学生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也体现了教师对祖国、对人民、对未来的热爱。特别是对学习困难学生和单亲家庭子女更应倾注特别的爱心,从小事入手,从细节入手,注重多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交流,对他们多一分关爱、多一分肯定、多一分鼓励,切忌用简单的、生硬的言语和方式对待他们,更不能用冷潮热讽去伤害他们的自尊和人格。爱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教育形式,是营造和谐教育、和谐师生关系的润滑剂和催化剂。教师的爱心更要体现在教育行为上,以爱心去贴近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从生活中去寻找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的契机;以爱心去贴近每一个学生真切地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用真心主倾听每一个学生们的心声,这样才是真正有铁力的教育。
        三、知荣辱与教师的人格扭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要体现一种求真创新、为人师表、追求卓越人生的精神,就是要注重品德修养,坚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塑造一种高尚的教师人格扭力。教师的师德,主要是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在人格形象、思想品德、学识水平、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给学生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要以高尚的人格要求学生。那么,教师的人格形象中应孩具备哪些内涵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哉物”的伟大胸怀,以及诚信、感恩、孝敬和注重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主义道德,遵守校纪校规、讲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平等待人等优秀的人格品质。教师在用这些优秀的人格品质要求学生的同时,自己首先具备这些人格品质。要以高尚的人格引领学生。教师的职业价值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一个教师是否具备高尚的人格,对学生将起着十分重要的教育作用,在教师人格特征中,要能够鲜明体现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涵,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表里如一;在教师的人格形象中应经渭分明,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教师的身上,感悟出应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揭倡什么、抵制什么。要以规范的行为熏陶学生。一个教师要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其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榜样。教师要品行端正、言语规范.要成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倡导者和践行者,要注重从小事做起、注重从自身的每一个细节做起。
        四、知荣辱与教师的业务素质
  教师投身教育改革的实践,如果没有先进的文化滋养,就会造成对教育规律淡薄的理解,就会停留在机械模仿,就会在实践中失去自我。在践行荣辱观过程中,教师要以探求新知、追寻真理为己任,着眼于终身发展,采取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教研等多种方式,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同新课程一起成长,进而提升自己的文化涵养和层次,以自身的文化感染力、穿透力来引导、熏陶学生;要深入探究教育教学规律,坚持“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教科研理念,以参与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同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形成规律性认识,为自身专业发届架起成功的支点,为学生发展树起标杆;要承认并尊重学生在经验储备、发展水平和个性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并将这种差异视为“资源”和“特点”,采用适当调适的方法和各种差异教学的策略,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