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刍议单亲家庭孩子学习习惯的温情培养策略
【作者】 黄建明
【机构】 江苏省如皋市江安镇东燕小学
【摘要】【关键词】
【正文】单亲家庭的孩子是我们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个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孩子由于家庭残缺等特殊原因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造成这种后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习习惯差。教育家卢梭说:“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他,必须通过它这种形式而不能通过其他的形式去教育,才能使你对他要花费的苦心取得成效。”单亲家庭孩子学习习惯培养的“形式”离不开“温情培养”。这里说的 “温情”是指单亲家庭孩子尤为迫切需要的温暖、亲情。所以,要有效培养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习惯,学校和家庭都不能简单粗暴,要将特别的温情给予特别的孩子。
一、家长的温情策略
家长必须冷静地看到:单亲家庭的家长本来就亏欠孩子的情感债,孩子与之也会有一些或浅或深的隔阂,伤口上岂能再撒盐,所以一切教育,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就必须以“温情策略”为前提。
1.温情阅读,其乐融融。
阅读习惯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之一。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有爱看课外书的习惯,但是也就仅仅是翻翻,挑精彩情节然后走马观花。这时候家长参与进来,充分肯定孩子爱读书是优点,然后适时引导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读书的效果最大化。比如在读《西游记》时可以陪孩子一起读,孩子不能顺利读懂的地方要帮助孩子查阅资料,还可以引导孩子做适当的读书笔记。如果在情节扣人心弦处能够和孩子一起分角色扮演,“摸爬滚打”到一起,那么,这样的“温情阅读”不仅读到了经典,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更加融洽了家庭关系,填补了亲子阅读的空白,真可谓其乐融融。
2.温情陪伴,一路同行。
此外,家长在研究自己的孩子的书写、作业、听讲等学习习惯时,首先要谙熟你的孩子有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不良习惯,不可病急乱投医,要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哪怕用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培养孩子一到两个好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要和孩子一起做,用温暖,用亲情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加以濡染。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回到家后不能及时写作业,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习惯较差。这时就尤其需要家长陪在孩子身边,从书写姿势、解题方法、集中精力等方面管理孩子的作业过程。待孩子有所进步以后,可以由陪同改为抽查。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往往脆弱,家长在进行教育时万不能用“蠢”、“差”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家庭的不幸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用好温情策略是和孩子成功交流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温情就没有家庭教育。
二、学校的温情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爱是教育的前提, 单亲家庭的孩子很难得到健全的爱,所以在学校里时有差的学习习惯表现出来也就不足为怪了。学校就应该义不容辞地用温情来补偿这种特殊的爱的遗憾,从而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温情教师,最有力量。
教师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定要付出更多的温暖甚至亲情。如课堂上,要尽可能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探究合作时给他们分配适当的任务。当孩子一有闪光点时,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一次的适度表扬都是他下一次举手的动力,都是孩子融入集体的催化剂。也是老师温情策略的具体体现。
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中的一言一行要能够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某男孩连续几天课上老是走神,就连散学后收拾书包的动作也极其缓慢。这一细节立即被班主任老师洞察。老师通过了解后发现其父母刚刚离异,孩子害怕回到冷清的家里,已经连续多日散学后在街头闲逛至很晚才回家。班主任立即联系其家长,沟通以后班主任决定把孩子带回家生活几天。在家里老师与孩子同吃同住,一起作业,促膝交谈。一是让孩子享受到家的温暖,二是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珍惜家庭,尽早跨过障碍。数日后孩子的课堂表现又恢复了往日的精彩,就连书写质量也明显提升,可见温情策略的力量远远大于了空洞的说教。
2.温情榜样,巧妙显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模仿期,少年期是幻想和英雄崇拜期,青年期则是理想追求期。巧妙使用好榜样的力量也是一种温情策略。教师可根据不同单亲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而选择合适的榜样典型来帮助这些需要温暖的单亲孩子。在尊重这些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巧妙地点对点的帮助往往是最有效的。如某班有五名单亲孩子,分别在听课、独立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有个别不良习惯,教师可在班上找出数名品行兼优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一帮一”或“二帮一”组合。教师再对这样的组合加以密切关注和科学引领,使单亲孩子既看到榜样的力量,又感受到同学情的温暖,能够较快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温情策略。
三、家校一体,温情更暖
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任务。如果二者能够密切联系,沟通配合那将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不少学校使用“家校联系簿”。如果家校联系簿上能够时常多一些“温馨提示”、“亲情话语”、“成长足迹”等,那将会对单亲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莫大的激励作用,因为这些是单亲孩子最需要的,最能融化心灵坚冰的温情。
综上所述,使用温情策略引导单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这些心灵受过创伤的孩子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学习,天天进步,将会极大地提升单亲家庭的教育效果。
一、家长的温情策略
家长必须冷静地看到:单亲家庭的家长本来就亏欠孩子的情感债,孩子与之也会有一些或浅或深的隔阂,伤口上岂能再撒盐,所以一切教育,尤其是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就必须以“温情策略”为前提。
1.温情阅读,其乐融融。
阅读习惯是最基本的学习习惯之一。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有爱看课外书的习惯,但是也就仅仅是翻翻,挑精彩情节然后走马观花。这时候家长参与进来,充分肯定孩子爱读书是优点,然后适时引导孩子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将读书的效果最大化。比如在读《西游记》时可以陪孩子一起读,孩子不能顺利读懂的地方要帮助孩子查阅资料,还可以引导孩子做适当的读书笔记。如果在情节扣人心弦处能够和孩子一起分角色扮演,“摸爬滚打”到一起,那么,这样的“温情阅读”不仅读到了经典,培养了好的学习习惯,而且更加融洽了家庭关系,填补了亲子阅读的空白,真可谓其乐融融。
2.温情陪伴,一路同行。
此外,家长在研究自己的孩子的书写、作业、听讲等学习习惯时,首先要谙熟你的孩子有哪些好习惯,还有哪些不良习惯,不可病急乱投医,要遵循习惯养成的规律,哪怕用足够的时间去慢慢培养孩子一到两个好习惯。要求孩子做到的要和孩子一起做,用温暖,用亲情对孩子的学习习惯加以濡染。比如,有的孩子放学回到家后不能及时写作业,或写作业时注意力不够集中,作业习惯较差。这时就尤其需要家长陪在孩子身边,从书写姿势、解题方法、集中精力等方面管理孩子的作业过程。待孩子有所进步以后,可以由陪同改为抽查。
单亲家庭的孩子心灵往往脆弱,家长在进行教育时万不能用“蠢”、“差”等字眼去刺伤他们,更不能用家庭的不幸来损伤他们的自尊心。用好温情策略是和孩子成功交流的基础,可以说没有温情就没有家庭教育。
二、学校的温情策略
苏霍姆林斯基说:“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者。”爱是教育的前提, 单亲家庭的孩子很难得到健全的爱,所以在学校里时有差的学习习惯表现出来也就不足为怪了。学校就应该义不容辞地用温情来补偿这种特殊的爱的遗憾,从而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温情教师,最有力量。
教师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一定要付出更多的温暖甚至亲情。如课堂上,要尽可能给予他们表达的机会,探究合作时给他们分配适当的任务。当孩子一有闪光点时,教师就要给予充分的肯定,每一次的适度表扬都是他下一次举手的动力,都是孩子融入集体的催化剂。也是老师温情策略的具体体现。
教师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成长中的一言一行要能够明察秋毫,防微杜渐。某男孩连续几天课上老是走神,就连散学后收拾书包的动作也极其缓慢。这一细节立即被班主任老师洞察。老师通过了解后发现其父母刚刚离异,孩子害怕回到冷清的家里,已经连续多日散学后在街头闲逛至很晚才回家。班主任立即联系其家长,沟通以后班主任决定把孩子带回家生活几天。在家里老师与孩子同吃同住,一起作业,促膝交谈。一是让孩子享受到家的温暖,二是引导学生理解家庭,珍惜家庭,尽早跨过障碍。数日后孩子的课堂表现又恢复了往日的精彩,就连书写质量也明显提升,可见温情策略的力量远远大于了空洞的说教。
2.温情榜样,巧妙显效。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时期是模仿期,少年期是幻想和英雄崇拜期,青年期则是理想追求期。巧妙使用好榜样的力量也是一种温情策略。教师可根据不同单亲孩子的学习习惯问题而选择合适的榜样典型来帮助这些需要温暖的单亲孩子。在尊重这些孩子自尊心的前提下,巧妙地点对点的帮助往往是最有效的。如某班有五名单亲孩子,分别在听课、独立作业、课外阅读等方面有个别不良习惯,教师可在班上找出数名品行兼优的学生与他们结成“一帮一”或“二帮一”组合。教师再对这样的组合加以密切关注和科学引领,使单亲孩子既看到榜样的力量,又感受到同学情的温暖,能够较快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温情策略。
三、家校一体,温情更暖
单亲家庭孩子的学习活动绝大部分是在学校和家庭,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任务。如果二者能够密切联系,沟通配合那将会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不少学校使用“家校联系簿”。如果家校联系簿上能够时常多一些“温馨提示”、“亲情话语”、“成长足迹”等,那将会对单亲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起到莫大的激励作用,因为这些是单亲孩子最需要的,最能融化心灵坚冰的温情。
综上所述,使用温情策略引导单亲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这些心灵受过创伤的孩子能够和其他孩子一样快乐学习,天天进步,将会极大地提升单亲家庭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