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浅谈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以《短歌行》为例
【作者】 唐 培 唐晓娟
【机构】 重庆万州技师学院
【摘要】【关键词】
【正文】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以曹操的《短歌行》为例,分析该诗歌的文学价值与思政价值,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通过深入分析《短歌行》中的家国情怀、人才观念及积极上进等思政元素,本文旨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及技能成才,实现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诗歌教学 课程思政 《短歌行》 技能成才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语文课程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使命。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本文以《短歌行》为例,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短歌行》的文学价值及思政价值
(一)文学价值
《短歌行》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属于汉乐府的旧题。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和深沉情感。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又表达了其博大的胸襟和清明的政治理想。
(二)思政价值
1.人才观念与团队合作
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等句,让我们看到了曹操对贤才的深切渴望和珍视。这种对人才的重视,体现了曹操作为领导者的远见卓识,这非常符合如今社会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进而拓展到“团队合作”的探讨,引导学生要认识到在任何一个时代,团队的重要性,团队合作可以快速推动个人或者团体的发展。
通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让我们看到了曹操愿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广开才路,吸引天下英才的志向。这种态度对于当今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即要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更给学生一个信号,要成为人才。
2.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统一天下的壮志: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句,透露出曹操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这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对于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中职学生树立“技能强国、技能报国”的观念。
3.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尽管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功业未就的苦闷,但整体上却呈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通过饮酒高歌、抒发豪情壮志来排解忧愁,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年过半百还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是很多中职学生所缺少的。因此,可结合曹操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担当、不断前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
三、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路径
(一)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政元素
中职语文教学中,将课程思政融入进去,需要教师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深入地进行思政素材的挖掘,并将二者融合到一起[2]。在《短歌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政元素,将诗歌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比如前面思政价值谈到的“家国情怀”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理念相对接,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再如“人才观念”将这一观念与“敬业”和“诚信”等价值观相结合,强调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敬业和诚信的具体体现。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和哲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短歌行》创作于东汉末年,正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历史情境或文化场景,可以展示三国时期的地图、文物图片、影像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更好地理解曹操的政治抱负。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中“横槊赋诗”的视频,这个视频很好地再现了曹操创作此诗时的环境与心情,以及他的那种豪情壮志,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诗人对统一天下的渴望,极其容易在情感和心理上与诗人产生共鸣。看完视频,可以马上完成诗歌教学的重点——读,通过朗诵的方式把曹操的豪情壮志展现出来,此时学生的内心更是激情澎湃。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深化他们对内涵的理解和认同。
(三)联系生活教学,打开认识高度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与生活进行对接的、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全面深化学生思想认识,提升课程思政成效。[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短歌行》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人的智慧应用于当代社会和个人成长中。例如,可以讨论“梦想”,三国时期,曹操的梦想是统一天下,你的梦想呢?你将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国梦”,那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靠什么呢?当然还是“人才”。因此,鼓励学生学好技能,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明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的真理。同时,鼓励学生将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此外,还可以有榜样引领,给学生分享身边的优秀学长学姐,让学生看到“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的生动案例,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和职业追求,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价值观。在学习完《短歌行》后,我给学生的作业——“寻找身边的‘曹操式’人才”,并把他们的生活,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并向这些榜样人物学习,有同学表示,这个作业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四)融入实践活动,强化情感体验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共鸣和行为的引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景模拟活动,如在《短歌行》的教学中,模拟曹操招贤纳士的场景,提前给学生安排任务,写好剧本,学生排练,课堂展现。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学生感兴趣,更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理解,增强历史认同感与情感共鸣,提升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深度。
(五)建立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评价量化表,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学方式。我的评价量化表主要有学生习惯、学习态度、参与情况、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思考讨论、总结反思等方面的打分。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之间有竞争,组员之间能互助,每一次课都会评明星小组,因此课堂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作为教师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样的评价量化表有助于促进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 论
古诗作为中职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与思政价值并重。通过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与情感体验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会继续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素质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王辉平.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职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以基础模块上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8):121-123.
[3]念鹏程.浅谈在中职语文古诗文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J].2023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座谈会论文集(三)2024
关键词:中职语文 诗歌教学 课程思政 《短歌行》 技能成才
一、引 言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语文课程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课程,不仅承担着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使命。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本文以《短歌行》为例,探讨如何在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巧妙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实现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短歌行》的文学价值及思政价值
(一)文学价值
《短歌行》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属于汉乐府的旧题。它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展现了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的豪情壮志和深沉情感。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自己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又表达了其博大的胸襟和清明的政治理想。
(二)思政价值
1.人才观念与团队合作
诗中“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等句,让我们看到了曹操对贤才的深切渴望和珍视。这种对人才的重视,体现了曹操作为领导者的远见卓识,这非常符合如今社会对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认识;进而拓展到“团队合作”的探讨,引导学生要认识到在任何一个时代,团队的重要性,团队合作可以快速推动个人或者团体的发展。
通过“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典故,让我们看到了曹操愿像周公一样礼贤下士,广开才路,吸引天下英才的志向。这种态度对于当今来说,都是值得学习的,即要尊重人才、善待人才,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更给学生一个信号,要成为人才。
2.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
统一天下的壮志:诗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句,透露出曹操对时光易逝、功业未就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远大理想。这种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对于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具有重要意义,这有助于中职学生树立“技能强国、技能报国”的观念。
3.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尽管曹操在诗中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和对功业未就的苦闷,但整体上却呈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他通过饮酒高歌、抒发豪情壮志来排解忧愁,展现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年过半百还在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这种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是很多中职学生所缺少的。因此,可结合曹操面对困境时的积极态度,鼓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勇于担当、不断前行,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
三、中职语文诗歌教学中的课程思政路径
(一)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政元素
中职语文教学中,将课程思政融入进去,需要教师进行中职语文教学时深入地进行思政素材的挖掘,并将二者融合到一起[2]。在《短歌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文本中的思政元素,将诗歌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比如前面思政价值谈到的“家国情怀”可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理念相对接,理解个人命运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再如“人才观念”将这一观念与“敬业”和“诚信”等价值观相结合,强调人才对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敬业和诚信的具体体现。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情感和哲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
(二)创设情境教学,激发情感共鸣
《短歌行》创作于东汉末年,正值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时代。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历史情境或文化场景,可以展示三国时期的地图、文物图片、影像视频等,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更好地理解曹操的政治抱负。例如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电视剧版《三国演义》中“横槊赋诗”的视频,这个视频很好地再现了曹操创作此诗时的环境与心情,以及他的那种豪情壮志,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诗人对统一天下的渴望,极其容易在情感和心理上与诗人产生共鸣。看完视频,可以马上完成诗歌教学的重点——读,通过朗诵的方式把曹操的豪情壮志展现出来,此时学生的内心更是激情澎湃。这些活动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还能深化他们对内涵的理解和认同。
(三)联系生活教学,打开认识高度
生活化教学策略是“与生活进行对接的、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策略”。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全面深化学生思想认识,提升课程思政成效。[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短歌行》的思想内涵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古人的智慧应用于当代社会和个人成长中。例如,可以讨论“梦想”,三国时期,曹操的梦想是统一天下,你的梦想呢?你将如何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催人奋进的伟大时代。习总书记在十八大上提出了“中国梦”,那么“中国梦”的实现需要靠什么呢?当然还是“人才”。因此,鼓励学生学好技能,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明白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的真理。同时,鼓励学生将个人职业规划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中,思考如何通过自身努力为国家的繁荣贡献力量。
此外,还可以有榜样引领,给学生分享身边的优秀学长学姐,让学生看到“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未来”的生动案例,进一步激发学习动力和职业追求,树立尊重劳动、崇尚技能的价值观。在学习完《短歌行》后,我给学生的作业——“寻找身边的‘曹操式’人才”,并把他们的生活,用文字记录下来。通过这种方式发现并向这些榜样人物学习,有同学表示,这个作业让他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四)融入实践活动,强化情感体验
课程思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的共鸣和行为的引导。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情景模拟活动,如在《短歌行》的教学中,模拟曹操招贤纳士的场景,提前给学生安排任务,写好剧本,学生排练,课堂展现。这种实践活动,不仅学生感兴趣,更使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加深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理解,增强历史认同感与情感共鸣,提升对诗歌主题的理解深度。
(五)建立评价体系,促进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和持续发展,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评价量化表,这是我一直坚持的教学方式。我的评价量化表主要有学生习惯、学习态度、参与情况、团队协作、语言表达、思考讨论、总结反思等方面的打分。以小组为单位,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之间有竞争,组员之间能互助,每一次课都会评明星小组,因此课堂的积极性得到很大的提高。作为教师既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同时,学生也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和目标。这样的评价量化表有助于促进课程思政的持续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结 论
古诗作为中职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文学价值与思政价值并重。通过深入挖掘诗歌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实践教学与情感体验等策略,可以有效地将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更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课程思政在中职语文乃至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重要。在以后的研究中,我会继续深化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发展,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素质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王辉平.基于“课程思政”的中职语文整体教学设计研究——以基础模块上为例[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8):121-123.
[3]念鹏程.浅谈在中职语文古诗文课堂中渗透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J].2023年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生活教育学术座谈会论文集(三)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