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论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作者】 韩 婷

【机构】 苍溪县三清小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文探讨了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与挑战,本文提出了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组织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实际教学案例,本文详细阐述了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教学案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兴趣就是积极践行学生主体理念的重要表现。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人文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兴趣,导致学习效果不佳。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了当前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这几年新课改的推进,我在其中也加大了兴趣培养策略的探究力度。本文将从教学策略和实际案例两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语文课堂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机会。同时,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学生很难从中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进而产生厌学情绪。此外,部分学生由于基础较差或学习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果不佳,从而进一步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语文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一)创造宽松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宽松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表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创新。同时,教师要以平等、民主的态度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支持。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放松心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培养起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激发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设法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一些难易适中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教师还要及时给予学生正面的评价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三)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层次性和系统性,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引入一些课外知识和文化元素,丰富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例如,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辅助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的应用案例分析
  以下是一个具体的小学语文教学案例,旨在说明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上述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为了验证上述策略的有效性。
  案例:《丑小鸭》教学实录
  (一)教学目标
  1.语言运用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能够复述课文内容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2.创美实践:通过朗读、讨论和表演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敢面对困难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丑小鸭》动画片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问学生关于动画片中丑小鸭的经历和感受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初读课文: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勾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新词;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并互相纠正发音;教师巡视指导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3.理解课文内容:分段讲解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丑小鸭为什么会被嘲笑?”“它最后为什么变成了白天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相互讨论交流;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人物心理变化过程。
  4.拓展延伸: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应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面对困难和挑战并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勇气;组织学生编写关于丑小鸭的后续故事或进行其他创意性写作活动以巩固所学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中运用创造宽松氛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精心组织教学内容以及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等策略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因此,建议广大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重运用这些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并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林会敏,试论如何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5年。
  [2]赵刚庆,浅论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