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搭建家校平台,共创家校和谐
【作者】 王 晶
【机构】 兖州市兴隆庄煤矿学校
【摘要】【关键词】
【正文】 在学校教育与时俱进、日益发达的今天,搭建家校平台,共创家校和谐,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学校以党和国家关于青少年教育的指示精神为指针,向广大家长宣传正确家教思想,介绍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改善家庭教育状况,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密切配合,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从而促进大批优秀人才的成长,促进民族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方面产生互动,发挥整体效果。一次成功的家长会,可使家长对学校、教师充满信心。通过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发展前景和现状,使家长对教师加深了解,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障壁,为和谐交流打下基础。所以成功的家长会使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在各方面产生互动,在协作中进步,在调整中发展,从而产生一股整体力量,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多开展几次家校互动活动,比如家长会就是其中之一,请家长关心孩子的生活和身体,合理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吃好,注意营养的全面性,特别是早餐问题,注意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里,孩子有什么不良情绪和行为,家长要及时疏导和引导。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提醒学生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什么时候该起床了,什么时候上线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素质和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课程资源指导的积极性,学校与家长委员会联手制定了配套的评价措施,学校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家中开展各种家庭活动,比如:在家学会做饭、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对家用电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维修等,并组织在班级内交流,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对活动好的学生或小组给予鼓励、表扬,树立典型、榜样,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挥网络功能确保家校和谐,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谈,而是拓展到了网络空间。所以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摆脱身份的局限,每个人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网络,相互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倾听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敞开胸怀,这让教师、家长能更加清晰地发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易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也便于家长将自己真实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反馈给学校。家长、学生也更能了解学校的真实意图,易于接受学校的安排。学校通过此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与家长携手培养和教育学生,家校联系效果十分明显。每个班级学生自发建立的QQ群。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发表信息的平台。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网络有其虚拟和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自由发泄自己的心情和对学校的意见,对此,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关注贴吧和QQ群这种虚拟世界里学生的生存状态,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管理,对学生的意见给予相应的重视。逐渐规范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行,从而树立起一种良好的网络言论习惯和素养。另外,在这种很少有老师和家长参与及介入的沟通平台上,学生更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无意识地暴露自己的心理状态。学校、家长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心声,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忙起来也没有了和别人沟通的时间,家长和学校也基本上是这样,沟通不够,总觉得把孩子放学校里是很放心的,最后孩子成绩不好,又要埋怨老师教育不到位。其实班主任包括每位任课老师的压力和工作难度都很多,这需要和家长很好的沟通,家长不要以为班主任是孩子们的“全职保姆”,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还是需要家长来辅助的。
把握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特点,大力营造“家教”浓郁氛围,形成鲜明特色的学校德育管理,推进家长学校的品牌建设。总之,现在的初中生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也有他们的缺点,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地、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相信我们的家长学校会逐步走向正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
多开展几次家校互动活动,比如家长会就是其中之一,请家长关心孩子的生活和身体,合理安排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吃好,注意营养的全面性,特别是早餐问题,注意关注孩子的心里健康,要培养孩子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心里,孩子有什么不良情绪和行为,家长要及时疏导和引导。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提醒学生什么时候该睡觉了,什么时候该起床了,什么时候上线等,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素质和言行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加强学习,积极创建学习型家庭,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充分调动家长参与课程资源指导的积极性,学校与家长委员会联手制定了配套的评价措施,学校结合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家中开展各种家庭活动,比如:在家学会做饭、通过科学课的学习对家用电器(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维修等,并组织在班级内交流,教师给予相应的评价,对活动好的学生或小组给予鼓励、表扬,树立典型、榜样,以此带动更多的学生、家长参与其中。家庭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增强了问题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发挥网络功能确保家校和谐,网络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学校与家庭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将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谈,而是拓展到了网络空间。所以家长、老师和学生之间都可以摆脱身份的局限,每个人以平等的身份进入网络,相互间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倾听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学会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愿意敞开胸怀,这让教师、家长能更加清晰地发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更易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也便于家长将自己真实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反馈给学校。家长、学生也更能了解学校的真实意图,易于接受学校的安排。学校通过此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与家长携手培养和教育学生,家校联系效果十分明显。每个班级学生自发建立的QQ群。这是以学生为主体发表信息的平台。学生们已经意识到这种网络有其虚拟和匿名性的特点,可以自由发泄自己的心情和对学校的意见,对此,学校和家长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同时也关注贴吧和QQ群这种虚拟世界里学生的生存状态,并加以适当的引导和管理,对学生的意见给予相应的重视。逐渐规范学生在网络中的言行,从而树立起一种良好的网络言论习惯和素养。另外,在这种很少有老师和家长参与及介入的沟通平台上,学生更易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无意识地暴露自己的心理状态。学校、家长完全可以利用这个的渠道了解学生的心声,发现问题,及早解决,避免恶性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开展心理教育。
现代社会每个人都说自己很忙,忙起来也没有了和别人沟通的时间,家长和学校也基本上是这样,沟通不够,总觉得把孩子放学校里是很放心的,最后孩子成绩不好,又要埋怨老师教育不到位。其实班主任包括每位任课老师的压力和工作难度都很多,这需要和家长很好的沟通,家长不要以为班主任是孩子们的“全职保姆”,大部分孩子的生活还是需要家长来辅助的。
把握新时代的家庭教育特点,大力营造“家教”浓郁氛围,形成鲜明特色的学校德育管理,推进家长学校的品牌建设。总之,现在的初中生有各种各样的优点,也有他们的缺点,我们要正视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地、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相信我们的家长学校会逐步走向正规,教育教学效果也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