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理念引领教学 模式导引课堂

【作者】 罗书彦

【机构】 会宁县新庄乡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围绕“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理念引领教学,模式导引课堂,靠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会宁县新庄乡是曾经的“状元乡”,新庄的教育曾经轰动会宁县,乃至全国各地。近些年来,新庄的教育发展缓慢,不及兄弟学校。我们会宁教育由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到参与式教学,后来提倡有效教学,又论素质教育教学,而今全县上下又大力学习引进高效课堂教学。在这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之中,新庄教育又走在了课改队伍的后面。作为一名老师,一名新庄的老师,心中的确惭愧,更没有资格在大家面前谈论教育经验。但是,我们信心十足,有积极学习的精神,我们会群策群力,潜心实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发展为根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重点,围绕“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中心,深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构建规范有序的教育教学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为教育名县做出应有的贡献。我们的想法是:理念引领教学,模式导引课堂,靠教育科研推动学校发展。
         一、理念引领教学。
  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是现代社会对学校教师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立“高效课堂”的主要途径。现代教学观的树立,有助于教师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培养适应未来的社会人才,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正在实施的高效课堂课程改革正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的重大举措。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目标要求和实施策略,我把它理解为“一、二、三”工程:一是贯穿“一条主线”,这就是“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训练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学生一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促进“两个转变”,一是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由灌输式教学为主转变为以引领式教学为主,二是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性学习为主转变为以自主性学习为主;三是突出“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新课改中有10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关键词,这就是:平等、自主、探究、合作、对话、互动、体验、建构、个性、创新。为此,我们正在做以下工作:
  首先,转变教师观念,我们在全体教师中树立以下理念:只为成功想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学质量;教育是教师的幸福事业,学习是学生的快乐需求;关注学生的学,才是有效的教学。要求学生养成好习惯,教师首先要有好习惯。
  第二是确立课堂改革的指导思想:明确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从少讲开始”这一具体要求,要求全体教师充分备好每一堂课,重点突出,抓住关键,精讲多练,提高效率。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出风格,创出流派。
  第三是确立“好课堂”的标准:衡量一节课成功的标准是四个“让”,即新知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归纳,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探究,着力构建“高效课堂”。强调关注课程标准比关注教材、关注练习更重要。离开成绩去谈改革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倡导立足课堂主阵地,坚持“教师讲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学练时间不少于20分钟、学生参与面不小于80%、当堂达标要在80%以上”的指导思想,真正的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每节课堂活起来,让教学效率高起来。
  第四是确立“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 的理念。课堂中的教学困惑通过理念来解决。从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提出关注学生的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容量大的课堂不一定是高效的课堂。教过了不等于学过了,教完了不等于学会了。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是确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破除原有“以教论教”,制定“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重点是关注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关注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教师上课的好坏不再是单一地由成绩来决定,而是通过同行、家长和本班学生的评价、以及《会宁县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来确定。
         二、模式导引课堂。
  “引导、学习、提问、练习、评价” 五个环节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问题解决为线索,以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为关键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它是突出学生主体,突出过程方法,突出合作探究,突出面向全体,突出思维训练的课堂,是“学、思、用”相结合的课堂,是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教学相长、互动双赢的课堂,立足课堂变学堂,致力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的产物。
  聆听了第一届全县高效课堂教学竞赛的几位老师的课,结合自己对高效课堂的学习,我认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流程可以为:
         (一)导:创景导入,明确目标。这一环节约5分钟。开课后,教师运用多种方式创设学习研究的情景,唤起学生学习研究的兴趣愿望,明确本节具体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的作用下,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问题学习,教师要对自学时间、内容、方法、标准、检测提出明确要求。
         (二)学:自学教材,合作探究。这一环节约10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根据第一环节提出的学习目标充分自学、独立思考(独学)。在此基础上,同桌(对学)、小组合作(群学)互动互议,研讨解决问题。同时学生试做教材或导学案上的习题,不会的可再看教材上的提示、例题或互相讨论、询问老师,初步解答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共性问题或个别指导。
         (三)问:师生互动,讲析研讨。这一环节约10分钟。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师生互动,针对自学指导中的重点内容及学习小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并适度拓宽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引导学生将原有的片面知识从不同角度加以归纳,发现规律,掌握方法,同时帮助学生矫正感知过程中认识和做题的错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教师采用的方法有指名展示、小组展示、释疑解惑、典例精讲、点拨提升等。
         (四)练:达标训练,巩固提高。这一环节约10分钟。根据学情,对学生开展分层训练和分层达标活动。训练题要精选习题,要分层次,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训练时要加大学生展示面和纠错的力度。达标测评要以基础知识、重点内容为主,测评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达标测评,了解学生掌握情况。语文可采取学生记忆、自查、互查,最后由教师抽查等办法;数学可采取展示和书面练习同步进行,可让学困生展示(展示面要大)、中等生纠错、优秀生讲评。
         (五)评:课堂小结,评价延伸。这一环节大约5分钟。学生、教师对本堂教学内容、研究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研究情况进行小结评价。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内与课外的同步发展,要指导学生联系自然、社会和生活实际,选择和确定专题,以多种形式进行研究,以达到能应用、能迁移知识和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巩固加深知识,拓展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应用创新的能力。
  当然,“引导、学习、提问、练习、评价”这一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不同教师、不同班级、不同学段、不同学科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具体特点和每节课的具体情况而定,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我们提倡模式,但不是要求教师死套模式,更提倡教师自主创新模式。归根到底,就是要以人为本,致力于课堂变学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各位同仁,时代在进步,课程要改革,观念须更新,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我们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大胆地去探索,为走出一条有“金色会宁”特色的教育教学之路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