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优化课堂教学 实现高效课堂

【作者】 钟带有

【机构】 东莞市东城区第八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摘   要: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提高教学质量。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舍去繁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取简单、高效的教学方法,直奔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教学,在多种形式、生动活泼、精彩纷呈的作业训练中,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简洁  重点   难点  课外
  新课程教学实施以来,课堂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但是,有的课堂教学质量不够理想,教学效果低下。主要原因是有的教师教学目标不明确,抓不准教学的重点,教学手段反复繁琐,教学方法重复累赘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根据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我的做法。
  一、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在教学时,发现有的教师对一篇课文什么都教,什么教讲,面面俱到,不知道应该掌握课文的什么内容,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的,抓住课文主要内容进行教学。
  1、教学过程简洁有效。自新课标实施后,课堂教学过程繁杂而臃肿,这不仅影响教学进度,而且浪费教学时间。为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做到实用、新鲜、直接、有效。如教《詹天佑》一课,教师采取长文短教,环节简洁的方法。第一环节,初读课文,提出中心,让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出课文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爱国工程师”,然后抓住“杰出”和“爱国”中心词学习课文。第二个环节,运用过渡句“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朝笑,毅然接受任务,马上勘测线路。”充分发挥其承上启下的作用,带活全文,深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第三环节,巧妙变序,进一步突出“爱国”,引导学生重点掌握詹天佑带领工程队克服各种困难,修筑铁路。第四环节,回首明因,体会“杰出”,引导学生体会设计“人”字形,开凿隧道的事例。第五环节,总结全文,整体升华。由于采取简洁的教学方法,学生很快掌握课文的内容。
  2、教学过程灵活。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课堂教学手段精彩给呈,多媒体喧宾夺主,小组合作华而不实,讨论学习走过场等,这些造成教学效果低下。为了使教学手段在教学中起到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桥梁作用,教师通过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如教《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这样通过多媒体教学提高有效性的。
  首先,多媒体出示第一幅图,展示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教师用一个“美”字统领,让学生跟着作者的思路,踏着作者的脚步,欣赏小村庄山上郁郁葱葱的森林,观赏清澈见底的河水,仰望湛蓝的天空,吮吸清新甘润的空气。随着画面的变化,小村庄的美丽景色如同放一幕幕立体电影一样,置于学生头脑中,赏心悦目,神恩飘逸,使文章情,作者情,小村庄美三者合一,共叙丹心谱,同赏美景情。
  接着,多媒体展示第二幅图,在一个美丽的小村庄上空,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洪水顺着山下直冲而下,一个美丽的小村庄被洪水咆哮毁灭的情景。当学生看完了以后,教师心情沉重地启发学生:“这是什么原因使一个美丽的小村庄毁于一旦?”学生回答说:“这是人们的斧头把这个小村庄毁了。”有的学生说:“这是人们的私贪毁灭了这个美丽的小村庄,他们一代一代砍伐,一年一年砍伐,使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当洪水来临,无树木阻拦,结果被洪水冲垮得无影无踪。”通过这样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学习,很快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优化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在教学时抓住重点进行教学,让学生围绕重点进行学习,解决学习中的重点,提高课文的教学质量。
  1、教学过程凸现课文的重点。每一篇课文都有一个中心,教师要围绕中心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突破重点。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课文的重点,教师要抓住主要内容进行教学。
  3、在教学中解决重点。学习难点是学生最难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努力去帮助学生解决。
  三、优化训练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讨作业改革,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所以,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应当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要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尝试改进为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可以动手画画,可以剪报、查资料,甚至可以进行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励学生以看、听、说表演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探求学问,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1、让作业由课内向社会延伸。就是将作业寓于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在观察中解答语文作业。
  2、让作业由课内向家庭延伸。家庭是孩子生活和成长的摇篮,是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场所,父母在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对子女的关爱,表现在生活中每一个细节上,在生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了让子女认识父母的伟大,表达子女对父母尊重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如教《妈妈的账单》一课后,教师布置一道作业,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主动为父母干一份家务事,或者以其他形式以表达对父母的尊敬之情。在第二天的作业汇报上,同学们主动发言:有的学生说:“我帮妈妈拖地板,并告诉父母亲,为了报答你们的养育之恩,以后打扫卫生的事由我负责。”
  有的学生说:“我每天坚持为妈妈捶锤背,因为妈妈干了一天活,太累了,所以,我要为她捶背,等于放松神经,让疲惫慢慢地消除。”有的学生说:“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认识到做父亲的辛劳而伟大,从此以后,我要更加认真刻苦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做一个有文化、有道德,守纪律的学生,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也有的学生说:“我希望以后长大以后,积极工作,挣多点钱,养活父母,让她安享晚年,做一个孝顺的儿子。”从的学生发言来看,学生所做的作业都体现到父母的伟大、可爱可敬,这种富作业于生活中,不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父母的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而且从小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品德。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是简单的教学,而是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的重点,运用简便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实现课堂优化教学,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民展《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    《语文教学研究》,2006年第8期
  2、吴小勤,  《语文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之我见》 《语文教学》,2004年第8期
  3、宁顺东《有效性教学的实践与探究》,《教材教法》 200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