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刊名: 教师教育研究
主办: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高等学校教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5905
CN: 11-5147/G4
邮发代号:2-418

历史沿革:
曾用刊名: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期刊荣誉:社科双效期刊;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中国期刊网核心源刊;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
创刊时间:1989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二课时)

【作者】 王海兰

【机构】 陈涛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画面和生活体验来展开想象。将个体丰富多彩的内心感受通过朗读诗句表达出来,目的在于让学生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领悟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和生活实际理解“清凌凌”“穿梭”等词语的意思。
  3.指导学生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美好大自然的向往和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用爱心去呵护大自然。
       【重点难点】:
  1.朗读、感悟课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2.指导学生把自己对诗句的感受读出来,理解为什么小诗人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创设,复习导入
  1.播放夏天大自然的音乐:青蛙、知了、蝈蝈的鸣叫,雨水、河流的声音……? 
        “闭上眼睛,竖起耳朵,仔细听,你好像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是啊,听到这些声音,我们就好像进入了一年四季中的夏季。
  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去继续学习一首赞美夏天的优美小诗——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2.复习词语。(多媒体出示词语)读一读
  透明    游入   眨眼   一柄大伞
  穿梭    嬉戏   蝈蝈   清凌凌、
  3.边读边想着这些词语的意思。再读词语。
  设计意图:低年级学生年龄小,喜欢新奇的事物。此处由听听音乐,并且让学生参与闭上眼睛听一听说说,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进入到新授课堂中。
       二、品读诗歌,读中感悟
  1.过渡:不知不觉,夏姐姐已来到了人间。她飞过高山,高山一片苍翠,她飞过小河,河水清澈透明,我们先跟着夏姐姐一起走进 “小小的荷塘”;夜晚,小小的荷塘倒映着 “弯弯的新月”;白天,可以欣赏那 “碧绿碧绿的荷叶”,荷叶上还有 “透明的雨滴”在来回地滚动,当然还有更多美妙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发现。(点击:……)
  分别点击“小小的荷塘” “弯弯的新月” “碧绿碧绿的荷叶” “透明的雨滴”等图片。
  2.让我们想象这些词组的画面美美地读一读。
  3.今天,夏姐姐来到了我们班级做客,热情地问“我”,想变点儿什么?(读)(还不够热情)再读!是啊,我想变什么呢?请同学们捧好书,自由朗读第二到第五自然段,把“我”想变的事物用笔圈出来。
  相机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
  这么多美好的事物呀!你想变成什么呢?把你喜欢的诗句用横线画出来,并多读几遍,想想你为什么要这样变? 
  4.学习第二到第五自然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切入相关的小节。
        设计意图:此处的教学,不局限于固定的学习模式。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一小节,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小节的学习,自学其他的内容。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做好课堂的引导作用。
        A:雨滴
        (出示句子:我想变透明的雨滴,睡在一片绿叶上)
        (1)有哪些小朋友喜欢变雨滴?请你们读读这句话。
        (2)你为什么要变透明的雨滴呢?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透明的雨滴吧!(课件显示雨滴图)你看到的雨滴像——(像水晶一样晶莹,像钻石一样闪亮。)谁来读好这个词组:(透明的雨滴)绿叶呢,像一张大摇床,睡在上面一定很舒服!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
  (3)那我们现在就是小雨滴了,你们睡在绿叶上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4)指导朗读。
       B:小鱼
       (出示句子:我想变一条小鱼,游入清凌凌的小河)
  (1)(课件出示小鱼嬉戏图)你们就是这条小鱼,在河里自由地游来游去,看到这条小河你们会说些什么呀?河水又清又亮,这就叫——读(出示词语:清凌凌)
  (2)小鱼,你游在清凌凌的小河里,会玩些什么呀?心情怎样?
  大家一起加上动作快乐地读一读吧!
  小鱼在这样清凌凌的小河里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小朋友们一定要好好保护这样的环境喔!
        C:蝴蝶
       (出示句子:我想变一只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1)夏天有各种美丽的花,能变成蝴蝶在花丛中跳舞真是太幸福了。(点击图片,蝴蝶在花丛中穿梭)
  (2)理解“穿梭”。
  (3)小蝴蝶,你们在花丛中穿梭快乐吗?谁愿意带着快乐的心情来读一读。
  (4)还有谁想变成快乐的蝴蝶?听了几只小蝴蝶的朗读,“我”也想读读这句话,可我一个人读,太寂寞了,愿意陪老师一起读,好吗?(齐读)
        D:蝈蝈
       (出示句子:我想变一只蝈蝈,歌唱我们的生活。)
  (1)夏天,蝈蝈们也不甘寂寞,赶来凑热闹了,听,他们还唱起了歌。 
  歌唱的方式很多,你想怎么歌唱?读!(轻快、温柔、高昂)? 
  小结:读书就应该这样,要读出自己的感受!
       (2)让我们也来快乐地读一读这句话,把蝈蝈的快乐带给大家。
        E:星星、新月
       (出示句子:我想变眨眼的星星,我想变弯弯的新月)
  (1)读了这两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课件出示星星、新月图)指导朗读,看谁眼中的星星和新月最美。
  (2)诗歌中哪个词语把星星写得特别可爱?(出示:眨眼)你们也眨一眨眼!很调皮,能把这句话说完整吗?
  (3)弯弯的新月像什么?
  (4)赛读这两行,看看谁能把可爱的星星和美丽的月亮读出来。
        F:感悟荷叶的美
  (1)师:变成雨滴美美地睡,变成小鱼快乐地游,变成蝴蝶自由地穿梭,变成蝈蝈放声歌唱,这样变多好啊,小作者看到“小小的荷塘”后,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引导:
  ①出示图,谁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荷叶?
  它的外形像什么?(点击:一柄大伞。)读一读。
  ②仅仅是因为荷叶的外形美,小作者就特别想变成荷叶吗?自己读读最后一段(同桌讨论)
  ③荷叶呀荷叶,你在池塘里静静地举着大伞,寂寞吗?为什么呢?(抓住“嬉戏”)
  ④你感觉在荷叶下嬉戏的小鱼们怎么样?(很舒服快乐)引背《江南》。
        ⑤滴滴答答,还有谁来了?雨点在荷叶上,把荷叶当成了。
        ⑥小鱼和雨点都那么快乐,是谁带来的呀? 
       (2)荷叶只给小鱼和雨点带来欢乐吗?(点出省略号)荷叶还会给谁带来欢乐呢?
  说话练习:(让学生想象说话)
  出示句式:“ ____来了,在荷叶            ____。”
  5.荷叶能给这么多的小动物带来了欢乐,怪不得“我真想”——指名读课题(读出真想的感觉)齐读。
  6.夏天的大自然中还有很多令人向往的事物,你还想变成什么?去干什么呢? 
  出示课件:我想变成____,在                   _____。
       设计意图:新课标突出了“课堂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样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中蕴含的情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由“扶”到“放”,背诵积累。
  1.我们通过共同努力,把课文读美了;通过大胆地想象,使课文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夏天,去感受它的美。
  课件出示课文的画面,引导说出课文相关的语句。 
  2.练习背诵课文。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和画面建立直接的联系……这个富有个性、自由表达的过程,也是学生习得语言、发展语言的过程。而教师的传授性语言、启发性语言为孩子创造了一个浓厚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描绘出一个美的情景,让孩子在大量倾听优美词句中不自觉地积累语言,从而实现由读到背的飞跃。
       四、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夏天,大自然是如此的美丽,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我们生活得多么快乐。小朋友,课后用你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用你的嘴去赞美大自然,用你的手去画大自然,更要让我们用一颗爱心去呵护大自然。
       作业:
       1.把这首美丽的小诗背给家长听。
       2.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夸夸夏天。可以找找夏天的诗歌、成语读一读,也可以跟着家长去找找夏天,用彩笔把美丽的夏天画下来。
       板书设计: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我想变成——雨滴 小鱼   
                         蝴蝶   蝈蝈
                         新月  星星
                         ……
       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